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还有,你这公子哥,怎的带着女儿家的荷包?”她忍不住揶揄。
  男子身形微僵,随即晃了晃荷包:“这是家姊绣的,说能‘招财进宝!小娘子若是喜欢,改日叫她也给你绣个......”
  话音未落,忽听远处更夫敲锣。
  已是酉时三刻。
  “呀!时辰不早了!”
  男子跺了跺脚,兔儿面具下露出一截乌黑鬓角,竟比寻常男子的发梢更显柔细。
  “在下告退!改日再与姑娘论诗!”
  说罢转身,消失在街巷之中。
  “郡主,这人行踪鬼祟,怕是不妥。
  ”嫣儿皱眉道。
  郑吣意望着巷口飘落的灯笼穗子,忽觉那抹嫣红像极了方才男子面具缝隙间露出的唇色,娇艳如点绛朱,她忽然轻笑出声。
  嫣儿不解:“郡主为何发笑?”
  “方才那‘公子......”
  “怕是比你我都更懂女儿家的心思。”
  嫣儿琢磨着主子的言外之意,肚子却适时发出“咕咕”轻响,她霎时红了脸,拽着郑吣意的衣袖赧然道:“郡主,奴婢、奴婢饿了......”
  郑吣意被她慌张模样逗得轻笑,屈指弹了弹她额头:“你呀,分明是小馋虫附体。”
  说着便要转身回驿站,忽闻街角飘来一阵浓郁的糖炒栗子香,混着新烤胡饼的麦香,直往人鼻尖钻。
  嫣儿喉间动了动,望着不远处支起的食棚,棚下悬着的羊皮灯笼映着“李记胡饼”四字,炉中炭火正将铜锅烘得发烫,油星子“滋滋”溅在案板上。
  她咽了咽口水,小声嘟囔:“郡主您瞧,那胡饼烤得金晃晃的......回驿馆还要穿过三条街,等用膳时怕要戌时了......”
  郑吣意抬眸望向食棚,见棚内坐了几个裹着粗布袄的匠人,正捧着热汤吃得满头冒汗。
  “就依你。”她轻声道,拂袖往食棚走去,
  “但只许尝半块,莫要贪多坏了脾胃。”
  嫣儿眼睛一亮,忙不迭扶着主子在木桌边坐下,老板见来了贵人,忙用袖口擦着案板迎上来,声如洪钟:“两位娘子可是要胡饼?”
  “咱这饼子用的是河套精麦。”
  “夹上酱肉,再淋勺辣子——”
  “来两块素胡饼,配碗杏仁酪。”郑吣意打断他,目光扫过墙上挂着的羊皮酒旗。
  “好嘞!”老板应着转身,却被门槛绊得一个趔趄,怀中抱着的铜勺“当啷”落地。
  郑吣意见状好意俯身拾勺。
  “姑娘当心手!”
  老板忙接过铜勺。
  粗糙的手掌在围裙上擦了又擦。
  “小的这就去端酪......”
  话音未落,棚外风雪骤然大了。
  门帘被吹得“哗啦”作响。
  老板很快端来素胡饼与杏仁酪。
  胡饼烤得金黄酥脆,咬开时芝麻香混着麦香四溢,嫣儿咬了一大口,腮帮鼓得发亮:“郡主快尝,这饼比府里的酥饼还香!”
  郑吣意被她逗笑,用帕子替她拭去嘴角碎屑,指尖触到饼面粗糙的纹路,忽觉这烟火气倒比平日里的精细茶点更让人踏实。
  两人用完食,付了银钱走出食棚,雪已停了,月光泼在青石板上,像铺了层碎银。
  嫣儿捧着暖炉缩着脖子,忽然指着街角道:“郡主瞧,灯笼映着雪真好看!”
  郑吣意望去,见沿街商铺的灯笼在夜风中轻晃,将积雪染成暖黄,倒多了几分静谧。
  行至暗巷口时,忽有股醺醺酒气扑面而来。两个醉汉踉跄着撞出来,眯眼打量她们腰间的流苏玉佩。
  嫣儿下意识往主子身后躲,郑吣意不动声色地将她护在身后,指尖已触到袖中短剑。
  就在醉汉伸手欲抓时,一道青影闪过,戴着狸奴面具的男子挡在二人身前。
  “找死!”男子抬脚踢开醉汉伸来的手,袖中滑出根竹哨吹得尖锐。
  醉汉被哨音惊得酒醒大半,捂耳赔笑:
  “大爷误会,咱们就是想讨杯酒钱......”
  “讨酒钱?”
  “扬州城的乞儿都知道守规矩。”
  “你们倒学会劫良家妇女?”
  他松开手,醉汉瘫在雪地里发抖。
  男子又上前掌掴了几巴掌醉汉:“滚回酒楼喝个够,再让我看见你们在巷子里晃荡,便把这铜钱塞进你们喉咙里。”
  醉汉连滚带爬地逃走,嫣儿叉腰追着喊:
  “跑什么!方才的威风呢?”
  郑吣意弹指敲她脑袋:
  “当心真把人喊回来。”
  “届时你可别往我身后钻?”
  话落便转身对着男子欠身行礼。
  “多谢公子相助。”男子摆摆手。
  “举手之劳,姑娘不必挂怀。”
  “夜露深重,两位姑娘早些回吧。”
  话落,嫣儿好奇地凑近,指着面具道:
  “公子为何戴这狸奴面具?”
  “怪丑的,倒像孩童随手画的。”
  郑吣意轻咳一声,睨了嫣儿一眼,转头向男子福身:“小婢口无遮拦,望公子海涵。”

第307章 狸奴面具[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