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为何秦王会给他一个客卿莫大的礼遇……
      甚至这突然出现的能力,以及张苍到现在都没进来的情况,荀子也觉得可以理解了。
      他甚至都没去问他这能力怎么做到的。
      如果时间足够,他恐怕会有许多想问的。
      但张了张嘴,他却只问了一句:“我的弟子们,在后世可有贤名?”
      李缘沉默着点了点头。
      “有。”
      “李斯后来成为了天下第一丞相,不仅为秦国,也为整个诸夏立下了大功。”
      “而韩非也会成为一代大学者,思想卓着,后来他也去找师弟李斯了。”
      是去找他了,但怎么去的、去了之后怎么样就……
      李缘略过了他俩。
      “门外的那个张苍,他也会成为一代名臣。”
      “您的这三位弟子,无一不是天下一等一的大才!”
      荀子由衷的笑了。
      弟子的成功,就是他的成功;弟子能获得成就,他比自己获得成就还高兴。
      就如同他曾说过的那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一样,他是真心希望弟子能获得更好的成就。
      纸书看到了,弟子中有成名的也知道了。
      他突然间感觉浑身轻松了一些。
      即便肺部还有疼痛,即便四肢还感觉有些无力,但他依旧感觉死而无憾。
      “多谢!”
      荀子对着李缘说了句,随即看向嬴政。
      他知道,未来是秦国的天下。
      但他对秦国的观感很复杂。
      一方面,他认为秦国政治清明、民风淳朴,单从民生来讲,秦国是天下最好的。
      可他同时也认为,秦国太重视“法”,而忽视了仁德教育。
      若长此下去,他认为秦国的安定持续不了多久。
      于是对着嬴政道:“如今天下战乱,秦国可乘势而上,若天下安定之际,还望秦王能听老朽一言!”
      “荀先生请说,寡人必定铭记!”
      “刑称罪则治,不称罪则乱。”
      嬴政仔细一想,随即严肃一礼:“谨受教!”
      荀子不知道他会不会听,也不知道未来会如何,但这一刻,他至少做到了自己的那份努力。
      突然,他眼神清明了许多。
      胸中的痛感也减轻了很多,四肢传来了仿佛最后一股力量。
      看到他突然面色红润,李缘的心猛一沉。
      荀子将三本书叠在一起递还给他:“不宜留下。”
      李缘默默接过,退到嬴政身边收回了屋顶上的灯。
      下一秒,空间阻隔被打开,李缘控制着那扇木门处的空间小幅一震。
      随即,两人消失不见。
      门外。
      张苍被一阵莫名的震动惊醒,他以为是老师在喊自己,顿时飞速朝着屋内冲去。
      当摸黑着点燃几盏烛火后,他看到了坐在床头微笑看着自己的老师。
      这一幕让他心中无比恐惧!
      下一秒,他直接双膝跪地朝着老师膝行而去。
      “莫哭。”荀子伸出苍老干枯的手擦了擦这位弟子的眼角:“我有你们这些弟子,此生无憾!”
      “还有,你去秦国找你那两位师兄后,一定要告诉李斯和韩非。”
      “师兄弟之间,当和睦相处。”
      刚才李缘说的那几句话固然让他很欣慰,可他又怎么听不出来对方话语间隐藏了些东西?
      他不愿去多想。
      只是仅仅那瞬间的猜测,就足以让他感到一阵悲伤。
      张苍已泣不成声,不断的用衣袖擦着。
      荀子还想说什么,却只是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将自己对人世所有的留恋和对弟子所有的期盼都放到了他肩膀上。
      黄帝历2459年——秦王政九年五月,荀子逝世。喜欢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请大家收藏:

第124章 荀子逝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