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自己还是“能少来就少来”的为妙!
      ......
      “仿1911手枪”的组装地点!
      就在“压铸车间”最靠近内部甬道口的某种角落里:
      李老师走到的时侯!
      熊孩子们正忙碌的使用“锉刀”,“台钳”,“钢刷”,“锤子”,“老虎钳”等简单的工具!
      将“大型冲床”冲切出来的“3毫米厚的枪形钢板”和“4毫米厚20毫米宽的碳素钢板”麻利的“折弯”,“钻孔”,“开槽儿”,“去除毛刺儿”......
      经过一番简单的处理之后!
      这些“精细了许多的枪支零件”便会交由蹲守在此地的两个维修班的熊孩子:
      嗯,他们负责将这两块“枪形钢板”与那根儿被折成“M”字型的“碳素钢条”严丝合缝的焊接起来......
      这就是“仿1911”枪体部位的生产流程!
      ......
      当然!
      如果仅仅是“枪体”这一个部件!
      李老师也不太可能安排两个“维修班的主力干将”蹲守在这里!
      事实上!
      李老师的胆子要比大家想象的要大得多:
      像什么“枪管卡榫”,“击锤滑盖”,甚至是“枪机”,“撞针儿”......这些“极度考验机械强度”的“关键零件”......
      也统统都是“焊接工艺”大展身手的地方!
      但是!
      将“焊接工艺”如此大规模的应用到“军工生产领域”,对“仿1911”的“枪体结构”和“安全性能”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也是“远远不可估量”的!喜欢抗战之工业强国请大家收藏:

第797章 “仿191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