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实地看过水库之后,高育良心里有数了。
     从眼下的情况来看,大坝的泄洪能力已经到了极限。
     可是每秒泄洪的速度,远远小于上游洪水注入的速度。
     很简单的道理,出水口小,入水口大。
     池子被装满,那是早晚的事情。
     看来只有一个办法了,那就是炸开水库北面的大堤。
     让水库的水,泄入到隔壁江北省平阳市的境内。
     高育良说道:“走,咱们去北面大堤看一眼。”
     下了大坝之后,坐上车往北面大堤驶去。
     龙山湖水库太大,从西面大坝到北面大堤,足足有十几公里的距离。
     于是在车上,高育良就跟潘明闲聊起来。
     聊天的过程中才得知,这个水利局局长潘明可不简单。
     他可是正儿八经的科班出身,毕业于汉东水利水电大学。
     可以说是水利方面的专家。
     高育良不由得夸赞道:“真没想到,潘局长竟然是我国水利领域的泰斗,严宽严教授的学生。”
     潘明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嗨……提起恩师,实在惭愧啊。”
     “当年有幸跟严老师,参与了江峡大坝的设计和修建。”
     “可以严老师的本事,我连十分之一也没学到。”
     “潘局长谦虚了。”高育良笑呵呵的说道:
     “龙山湖水库作为我省最大的人工湖水库,已经很了不起了。”
     潘明有些不好意思的回应道:
     “高省,您过奖了。”
     接着,高育良有意识的,将话题引向了岩山水库大坝。
     问道:“潘局长,岩山水库的大坝,也是你主持修建的吗?”
     潘明一听,回应道:
     “高省,岩山水库的老坝,是我主持修建的,新坝不是。”
     “噢?”高育良接着问道:
     “潘局长能详细说说吗?”
     潘明也没有多想,于是解释道:
     “岩山水库老坝,是十几年前,我刚进到水利局的时候。”
     “那时候我还是水利局的一名技术员,跟着其他同事一起设计修建了岩山水库的大坝。”
     高育良听后,说道:
     “那算起来,老坝也就用了十几年。”
     “是啊。”潘明回应道:
     “当初老坝的设计寿命是60年。”
     高育良接着问道:“那既然远远没到设计寿命,为什么要修新坝?”
     因为岩山水库的项目,是两年之前上报审批的。
     当时的省委一把手,还是赵立春。
     而他高育良,还是负责政法工作的政法系书记。
     对于水利工程的事情,并不归他负责。
     所以这些事情,他也并不了解具体情况。
     “是市委胡市长决定的。”
     潘明想都没想,直接就说道:
     “前两年胡市长去岩山水库视察,觉的大坝只有防洪和抗旱,功能太单一了。”
     “认为应该加上发电和航运。”
     “可是如果在原有的大坝上进行改造,成本甚至比重修一座大坝还要高。”
     “后来胡市长回来之后,就申请了重修岩山水库大坝。”
     说到这里,潘明叹了口气。
     “唉……”
     “说实话,当初炸掉老坝的时候,我是真心疼啊。”
     “

第229章 新水坝的内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