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九八回 何为见闻 园中进项[2/2页]

红楼贾兰:今晚省亲,要不要逃? 22年从头再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正如贾兰与黛玉讨论书中角色时所说的,现实中的生活与书里的生活完全是两样截然不同的东西,书中的都是加工过的生活,书中的人也是如此。


      现实里的李纨是个有血有肉的人,她清净守节,读的是《列女传》,做的是纺织刺绣,全然是一副守节烈妇的模范。


      可她也有着自己的小心思,问事不知,说事不管,很注重保全自身。


      翻译成现代的话,就是李纨有些茶。


      但贾兰其实很能理解李纨。


      没经受痛苦的人很难想到别人的痛苦。


      丈夫早逝,儿子还小,眼看着阖府上下的宠爱转移到了贾宝玉身上,作为母亲的李纨只能小心翼翼地过活。


      再加上娘家势衰,久而久之才李纨养成了小财迷的性子。


      她在看待钱财一项上有着一种超乎旁人的认真,可见她并非那种不爱财的高洁之人。


      平常也可以听见李纨对性子高洁不喜钱财的妙玉有些许微词。


      然而,这反倒让贾兰觉得母亲尤为真实可爱。


      聊着聊着,贾兰问道:“今年园子里的进项可好?”


      李纨撇了贾兰一眼,看了下他碗里光秃秃一片,眼里有些无语。


      这孩子,食不言被他弄成这样,你吃完了,别人还吃不吃了?


      无奈,李纨只能放下筷子,用帕子擦过嘴这才答道:“挺不错的,一年下来也能有个五百两银子的进项。”


      “这么多?”贾兰这下子真的有些惊讶了,要知道他问的仅仅是稻香村的进项,五百两收入已经堪比中上地主家一年收入了。


      “可不是么!”说起这个,李纨也不由露出得意的笑容。


      原来经过一年水稻种植,去年稻香村里也种上了胭脂米,在北庄派来的农妇精心料理下遇到了丰收,收了数十石上好的胭脂米,赠了三分之一给府里,其余的拿到市集上便卖了三百两。


      后来在北庄老农的建议下,又在稻田里养上了螃蟹,旁边又养起了些鸡,直接供给府里,也有一、两百两的进项。


      贾兰赞叹不已,没想到李纨竟有着相当的经营才能。


      荣国府家大业大,采买一职位自然是肥缺,可这采买也分大小,比如王熙凤、赖大等人自然是管着大头,可毕竟一屋子的人,吃嚼用度也是不小,这厨房的采买活也是个细水长流的活儿。


      比如这鸡子,也就是鸡蛋,外面一钱一个,府里则涨到了十钱。


      很明显,这中间的差价全让府里的采买和厨房里管事的婆子给贪去了。


      李纨如此一来,对府里某些人而言无疑釜底抽薪。


      “恐怕母亲如此会遭受些非议。”


      贾兰委婉地说出心中担忧,他有功名在身,自是不怕等闲人的闲言碎语,可他却摸不清李纨的心思。


      按原书说法,李纨是个“问事不知,说事不管”的人,很难想像她居然掀起这么一番不小的变革。


      “你以为我不晓得其中厉害?”


      李纨撇了孩子一眼,神秘地笑了笑,随后才开口替贾兰解了疑惑。


      一听,这事原来还与三春有关。

第二九八回 何为见闻 园中进项[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