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用这个,34;她捧回一捆开着紫色小花的植物,34;我们叫它39;特斯根乌热39;,退烧效果比西药还快。34;
汪璒将信将疑地接过一株,揉碎叶片闻了闻,有股类似薄荷的清凉气息。她按照符媛圆的医学手册给重症患者服用带来的抗生素,对轻症则尝试乌云塔娜的草药茶。令人惊讶的是,两种方法竟然都有效——西药控制病情更快,而草药在退烧和止咳方面表现优异。
34;中西医结合,34;汪璒在医疗日志上写道,34;或许才是最适合牧区的医疗模式。34;
第七天夜里,当最后一个孩子的体温恢复正常时,汪璒累得直接瘫坐在药炉旁。她没注意到自己的咳嗽已经减轻了许多,直到乌云塔娜突然指着她说:34;你的脸色,比羊奶还白了!34;
牧民们自发将汪璒和乌云塔娜称为34;黑白双医34;——一个用远方带来的科学知识,一个用草原传承的古老智慧。孩子们则给了她们更亲切的称呼:34;穿白大褂的汪阿姨34;和34;采草药的乌云姐姐34;。
流感刚过,34;牧民之友34;播种机的问题又接踵而至。从各牧业点反馈来的消息令人忧心:沙尘暴频繁的地区,链条传动容易卡死;雨季潮湿时,蓄水胶囊有时会提前溶解;最麻烦的是,体型还是太大,转场时不便携带。
34;我们需要重新设计传动系统,34;汪璒对路杊说,34;还有胶囊的防潮包装。34;
临时车间设在废弃的羊毛仓库里。汪璒将播种机彻底拆解,每个零件都摆在毛毡上分析。她尝试用摩托车链条代替自行车链条,用废旧轮胎制作防尘罩,甚至试验了不同厚度的胶囊膜。工作台旁的煤油灯常常亮到天明。
34;你这样不行,34;巴特尔有天深夜闯进车间,夺下她手中的扳手,34;病还没好透就又拼命!34;
汪璒想争辩,却突然眼前一黑。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医疗帐篷里,胳膊上插着输液针头。乌云塔娜板着脸在一旁碾药:34;哈森爷爷说了,再这样下去,他的药也救不了你。34;
34;可是播种季节就要......34;
34;你父亲当年也是这样,34;帐篷门口传来哈森苍老的声音,34;为了修好那台抽水机,几天几夜的不睡觉。34;
汪璒艰难地撑起身子:34;您从没详细说过我父亲在西北的事,我父亲也是。34;
老人坐在她床边,从怀中掏出一个皮制酒囊——但不是用来喝酒的。他小心地倒出几粒发黄的药丸:34;这是他当年留下的配方,用草原上的药材和你们汉地的制药方法结合的。我一直留着,想着也许有一天...34;
药丸散发着淡淡的草药香,表面有手工搓制的不规则痕迹。汪璒捏起一粒,仿佛触摸到了三十年前父亲的指尖。
34;他教会我们很多,34;哈森继续说,34;但也付出了代价。他离开时咳血比你严重多了,是被担架抬走的。34;老人深邃的眼睛直视汪璒,34;你想走他的老路吗?34;
输液瓶里的药液一滴滴落下,像无声的计时器。汪璒望着帐篷顶的缝隙,那里透进一线星光。她突然明白了什么:34;不,我要找到更好的方法。既能完成工作,又不用透支生命。34;
养病的日子,汪璒被迫放慢节奏。她坐在阳光下整理笔记,看着其木格和路杊按照她的指导改进播种机。某个午后,当她观察一个老牧民制作皮酒囊时,灵感突然闪现。
34;能不能把播种机也做成可折叠的?34;她兴奋地比划着,34;像这个酒囊一样,不用的时候可以收起来,转场的时候也方便携带!34;
设计方案在病榻上完成。主体采用轻质钢管和帆布,传动系统简化到极致,整体重量只有原型的四分之一。最巧妙的是收
第288章 草原上的铁玫瑰:女知青改造北大荒实录 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