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如纱,缠在莫州城外的拒马河上,将河面染成淡灰色。李二郎带着五千东路军先锋,蹲在河岸边的芦苇丛中,手里攥着耶律诚绘制的 “莫州水系图”—— 图上标注着拒马河的支流 “莫水”,刚好从莫州城西侧流过,河坝是辽军十年前修建的,年久失修,只要炸开坝体,河水就能漫过西城墙,这是攻克莫州的关键。
“将军,辽军在河坝上设了两个哨卡,各有五十人看守。” 斥候轻声汇报,手指向河坝方向 —— 晨雾中,隐约能看到哨卡的木栅栏,辽兵正靠在栅栏上打盹,手里的长枪斜倚着木桩,腰间的铜铃随着呼吸轻响。李二郎点头,对身旁的归降辽兵王显说:“你带十人,装作‘河工,去哨卡假意巡查,趁机控制看守辽兵,我带主力随后接应。”
王显曾是莫州河工,熟悉辽军哨卡的规矩。他换上粗布短衫,带着十人扛着 “修坝工具”,朝着哨卡走去。“奉耶律洪基大人令,检查河坝隐患,快开门!” 王显对着哨卡喊道,声音带着刻意的沙哑。看守辽兵揉了揉眼睛,见是 “河工”,没多盘问就打开栅栏:“快点检查,最近晨雾大,别待太久。”
王显等人刚进哨卡,就突然发难,用麻绳套住辽兵的脖子,瞬间将五十人全部制服。李二郎见状,立刻带领主力冲过去,士兵们迅速在河坝上挖出三个丈宽的缺口,再用松木制成的 “破坝桩” 狠狠撞击坝体 ——“轰隆” 一声,坝体裂开巨大的缝隙,莫水顺着缺口汹涌而出,朝着莫州西城墙漫去,晨雾被水汽冲散,露出浑浊的水流。
城头上的莫州守将耶律寿刚巡查到西城,就看到河水漫来,顿时大惊失色:“快!堵城门!搬沙袋!” 辽兵们慌忙扛着沙袋冲向城门,却为时已晚 —— 浑浊的河水已漫过城墙根部,泡软了夯土,西城墙的垛口开始簌簌掉落,有的士兵没站稳,直接掉进水里,被水流冲得不见踪影。
“冲!” 李二郎挥旗,东路军士兵们乘坐 “浮筏”(用松木捆扎而成,上面铺着木板),顺着水流冲向城墙缺口。辽兵们在水中乱作一团,有的想往城内逃,有的则被水流困住,根本无力抵抗。耶律寿见大势已去,带着亲兵往东门逃,却被早已埋伏在那里的宋军士兵拦住,很快就被制服。
晨雾渐渐散去,阳光穿透云层,照在漫水的莫州城上。李二郎带着士兵们清理战场,归降的辽兵们则帮忙救助被困百姓 —— 莫州城内的百姓大多是汉人,见宋军进城,纷纷走出家门,有的还主动带路,指引宋军寻找辽军的隐藏粮囤。“将军,在城北的地窖里找到了三千石粟米,” 亲兵汇报,“还有五百斤干肉,都是辽军囤积的应急粮。”
与此同时,哈桑带着五千西路军,正逼近辽占瀛州。与莫州不同,辽占瀛州城防坚固,城外还挖了两丈宽的护城河,辽军守将耶律烈是萧挞凛的亲信,为人谨慎,早在宋军到来前就加固了城墙,还在护城河上拉起 “铁索网”,防止宋军浮渡。
“将军,硬攻肯定会伤亡惨重。” 归降辽兵赵成凑近哈桑,低声说,“耶律烈的儿子耶律平在幽州当人质,咱们可以用耶律平的书信骗开城门 —— 耶律烈最疼这个儿子,肯定会信。” 哈桑眼睛一亮,立刻让人找来耶律平(此前幽州之战被俘),让他写了封 “求救信”,谎称 “幽州城破后逃出,想回瀛州投奔父亲”,再让赵成带着书信,去瀛州城下喊话。
午间的日头正烈,赵成带着两名士兵,举着 “降旗”,来到瀛州城下。“我是耶律平的亲信,奉公子之命,给耶律烈将军送求救信!” 赵成对着城头喊道,同时举起书信。耶律烈果然在城头,看到书信上的字迹是儿子的,又听赵成描述了耶律平的近况,渐渐放下戒心:“打开城门,让他们进来!”
城门缓缓打开,赵成带着两名士兵刚进城,就突然拔出短刀,制服了守门辽兵。哈桑见状,立刻带领主力冲进城内,辽兵们猝不及防,纷纷扔下武器投降。耶律烈见中计,想要自刎,却被士兵们拦住,最终只能束手就擒。“将军,城内的粮囤完好,有五千石粟米,足够咱们用一个月。” 亲兵汇报,哈桑点头,让人将粮草登记入库,同时派人给幽州的王晏之送信,告知辽占瀛州已破。
&
第448章 水破莫州与燕云安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