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舆图上的倭国。
常遇春不自觉地夹起衣角在掌心摩挲。
心里思考着顺子要办的这件事,对于大明而言究竟有多少益处。
他身为大明军功最盛的勋贵国公之一,后来更是与朱元璋成了儿女亲家,倭国之事少有人知,但绝不可能会瞒着他常遇春。
银山,金山,各种金属矿产。
换成是谁都不可能忍得住此等诱惑。
更何况是缺银子,缺到皇帝都发愁地大明朝!
而且以朱元璋的性子,这样的好东西,这样的一个聚宝盆,未来绝对是要打下来控制在自己手中才能安心。
可是大明与倭国隔海相望,相去千万里不止。
哪怕如今有了高丽这么一块跳板,想要大举进攻倭国本土,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特别是后勤粮草的补给和运输。
要知当初为了远征高丽,马世龙调用了大明大半的海船,可就算如此一次来回也才只能运送三万人左右,随船地各种辎重粮草更是只能供给半月。
如果不是高丽海军疲软,山东距离京畿港又近在咫尺,此仗根本不可能打的这么顺利。
除此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先前元廷的前车之鉴。
接连两次,共计几十万大军,最后得到了什么?
损兵折将,劳财伤民……
大明可没有那么厚的家底,要是在倭国丢了几十万大军,说不定明天不知道在那个地方,就会在冒出来一个刘元璋来。
元廷也会不会错过此等良机,一定会趁势卷土重来,南下擒龙。
将中原之地重新夺回,不用再在草原上吞风咽雪。
而正因有这些原因和顾虑。
马世龙他才针对性的,做出如今地这番谋划,趁着倭国南北两朝动乱。
从中挑拨,制造矛盾,加剧战争烈度,趁势兜售军火,让他们狗咬狗,咬的伤痕累累,伤的毛都不剩一根!
不得不拿着白花花的银子,来换取大明随时都有可能炸膛的火器。
为大明攻占倭国做好坚实的基础。
若是没钱就拿地来换,有地大明就能驻军,有地就能设立市场,不断地蚕食当地人地抵抗情绪。
温水煮青蛙。
直到他们打光最后一个男人,耗尽最后一点心气血液。
到了那时,大明便可再派一人前往倭国,学着先前纪颜纪大人的样子,为大明开疆拓土师出有名。
至于为什么现在,顺子为何又突然向自己索要老兵。
还专门要以前做过土匪,做过山大王的老兵,常遇春也完全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倭国那地方说白了,就是水浅王八多。
遍地都是什么所谓的大名,有个村子或者镇子做封地,手底下拢共也就千把人,了不起能上万,养着几十个叫武士的常备军。
真到打仗的时候,就费时费力的召集麾下的农夫。
再随便给弄根竹子,上面插个铁枪头,拿着就算是一个兵了。
可以说是糊弄的不能再糊弄。
当年他们造反的时候,再怎么缺甲少兵都没有这么糊弄。
铁质重甲,强弓硬弩,轻重骑兵,更是这些小矬子,做梦都梦不出来长什么样子的稀罕玩意。
对付这样的矮矬子,没有精良甲胄兵刃的炮灰民兵。
就算他常遇春麾下的老兵,同样没有什么精良厚实的甲胄,也照样能够压着他们打!
二
第469章 多多益善[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