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进入蓝星之后,时间过的很快,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东陆的局势稳定了,中部有华夏,辽国,南部有秦国,广阔的北部有唐国,汉国,明国。
     该六国在短时间内吞并大片土地,基本瓜分了整个东大陆,相互之间都试图在内部建立平稳的体系,掌控人口,建立工业,发展生产,倒也没有征战的必要。
     又是两年过去,若是从高处俯瞰这片大陆,就能发现很多不一样的变化:
     城镇的规模变大了,很多的城市,从原本的两三层的木质古典建筑,转变为了高楼大厦。
     紧接着的,便是一条条水泥路,柏油路,铁路,乃至飞机航道相互穿插,连带着整个东大陆都被开发了一遍。
     人口的分布也更为广泛,很多的无主荒地被开发成为了耕地,一座座大大小小的村落农庄在这片土地建立了起来。
     多个秘境,多个王朝,前后上百亿的人口聚集于此,在一个个庞大王朝的刻意引导之下,百姓迁移,融合,分散到了这片大陆当中,不断的开发这片膏腴之地。
     可这短短两年的开发也只是一个开始罢了,至少某些膏腴之地迁移了些人口,某些平原山谷或是盆地中建立了一些城市,某些疆域边境建立了些要塞。
     通电,通网,开发化石能源,随着各国的吞并,逐渐的发现了现代文明的某些好处,近乎默契的,从古代科技转型到现代的工业化随之开始。
     辽国有华夏援助,秦国有东南亚各国乃至阿三,明国有倭国,棒子国,汉唐两国,治内虽无工业化强大的本土文明,却也极力开发小国潜能。
     工业化慢一些,然则步伐稳健,培养出了不少本土人才。
     一场工业化发展,加之近乎三年的和平与稳定,带动的变化已经足够,最关键的是系统商城的出现,镇国点的兑换,让某些利国之事变的便利许多。
     几年来,辽国逐步控制辽域,宋域,成域,新唐域四域之地。
     所谓新唐域,便是张俊所统领的安南国开发的土地,其境内百姓也相继从辽域迁移离去。
     早先那些传奇级秘境,史诗级秘境的大小城邦被一一征服,上亿人口的百姓在安置下移民各地,接受中央王朝的统一管治。
     体系差距之下,某种融合分工的态势出现,辽国人作为第一等,逐渐从繁琐的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中解放出来。
     更多的开始从事军事,工匠,文臣,医者,文艺创造,服装设计等等和体系紧密关联的产业。
     至于对劳动力要求更多,程序更为繁琐的基础生产,经济贸易等,则多由宋人,唐人代替。
     百姓从事的产业升级,连带着这近亿人口所能爆发出来的生产力,也大有不同了。
     辽国的文臣独立于其它三域的科举之外,有着更快的发展,每每培养出来,往往下发各地,治理一方,建设一城。
     自上到下,包括宋国在内的儒生,都难以竞争过辽国,基层治理被彻底掌控在文士手中。
     武将方面跟更不必说,当下最基础的士兵就是辽国的精锐,哪怕是唐宋两国的精锐,也只是被迫解散,只能从事生产。
     至于医者,辽东各大医学院培养的医者基本普及各域,对于现代医学,加上唐宋的古代医学,也基本是碾压局势。
     剩下的就是高端工业,制造业,文化艺术方面的,也算是引领潮流了。
    &nb

第541章 又是两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