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清晨,太阳才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第一缕阳光如轻纱般洒在“幸福一家人”院子那斑驳的土墙上。在这宁静的时刻,杨天冰早已起床,她站在院子中央那棵古老的槐树下,手中紧握着一根木棍,准备敲响挂在树枝上的铜锣。
     “铛——铛——铛——”
     清脆的锣声划破了清晨的宁静,在晨雾中回荡。这声音犹如晨钟暮鼓,唤醒了沉睡中的人们。几只原本栖息在屋檐下的麻雀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惊起,扑腾着翅膀飞走了。
     杨天冰身着一身打满补丁的粗布衣裳,虽然衣服有些破旧,但她的精神却十分饱满。她站得笔直,手中的木棍有节奏地敲击着铜锣,每一下都发出清脆而响亮的声音。
     “都起来了!开会了!”杨天冰扯着嗓子高喊,她的声音在清晨的空气中显得格外洪亮,仿佛能穿透墙壁,传到每一个房间里。这声音充满了力量,完全不像是一个一大早刚起床的人所能发出的。
     清晨,阳光透过云层洒在院子里,给这个原本有些破旧的地方带来了一丝温暖。就在这时,院子的门被轻轻地推开,一个身影匆匆走了进来。
     紧接着,更多的人陆陆续续地走进院子,脚步声和低语声交织在一起,让原本安静的院子变得热闹起来。
     最先跑过来的是李翠花,她手里还紧紧握着那把正在梳头的木梳,头发散乱地披在肩上,显然是被杨天冰的敲门声给急匆匆地叫了过来。
     “天冰妹子,这一大清早的,啥事儿这么急啊?”李翠花一边打着哈欠,一边揉着眼睛,睡眼惺忪地问道。
     杨天冰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个神秘的笑容。她手中的锣还在不停地敲着,发出清脆的声响,似乎在向大家宣告着什么重要的事情。
     不一会儿,院子里已经聚集了八十多人,有原本就住在这里的人家,也有最近这个月陆续到来的流民。这些流民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脸上写满了生活的艰辛和困苦,但他们的眼睛里却都闪烁着对生存的渴望和希望。
     杨天冰面带微笑地环顾四周,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个人,最后停留在人群中央,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好,看起来大家都已经到齐了。那么,就让我们正式开始吧!”
     她稍稍提高了一下音量,清了清嗓子,那清脆的声音在清晨宁静的空气中回荡,显得格外清晰。
     “首先,我要特别点名表扬一下希小云同学。”杨天冰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丝赞赏。
     随着她的话音落下,原本聚集在一起的人群像是被施了魔法一般,自动地向两边分开,让出一条通道。而站在人群最后面的希小云,也因此毫无遮挡地展现在众人面前。
     希小云的身材略显瘦小,与周围的人相比,她显得有些单薄。她的脸色苍白,仿佛没有血色,但那双眼睛却异常明亮,透露出一种坚定和执着。
     在希小云的身后,还站着七个孩子,他们的年龄从九岁到十四岁不等,这些孩子都是杨路途的徒弟。
     34;因为有希小云的带领,大家都完成了部分任务。34;杨天冰说着,向希小云投去赞许的目光,34;更难得的是,她带着流民兄弟把围墙围了起来。李翠花也十分厉害,带领七个孩子们接我回来。34;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掌声和赞叹声。七个孩子挺起胸膛,脸上露出自豪的神情。最大的那个男孩——十四岁的大娃,甚至激动得红了眼眶。
     34;所以,34;杨天冰提高声音,34;我要特别表扬这七个孩子,他们年纪虽小,却非常勇敢!34;
     掌声再次响起,比刚才更加热烈。希小云低下头,嘴角微微上扬,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她轻轻拍了拍身边孩子们的肩膀,示意他们不要太得意。
     杨天冰等掌声平息,表情变得严肃起来:34;现在说正事。大家都知道,咱们这些人,要么是家乡遭了灾,要么是战乱逃出来的,能聚在这39;幸福一家人39;院子里,是缘分,也是老天爷给的机会。34;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张脸:34;我们不能一直靠乞讨和救济过活。我已经到杨家镇盖好官印,青溪山那片荒地,土质不错,只是多年没人耕种长满了杂草灌木。今天开始,咱们去开荒!34;
     人群中突然传来一阵嗡嗡声,像是一群蜜蜂被惊扰后发出的声音。这阵窃窃私语中,有兴奋,有担忧,还有些许的恐惧。开荒,这个词对于这些流民来说,既是希望的象征,也是艰苦劳动的代名词。
     杨天冰站在人群中央,她的声音清晰而坚定:“青壮年都跟我上山,咱们先把地翻一遍。等到明年春天,土地解冻,我们就能种上树苗了。老弱病残的就留在家里,准备布做鞋子、裤子。冬天很快就要来了,我们得提前做好准备。”
     她的目光扫视着人群,最后停留在希小云身上,“小云,你那边的人大多年纪小或者身体不好,就留在家里帮忙缝补吧。”
     希小云微笑着点点头,表示同意,“天冰姐,你安排得很周到,我们确实干不了重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在这时,一个身材高大的男子突然从人群中挤了出来。他名叫赵大,三十多岁,身材魁梧,一脸的络腮胡子。他的身后紧跟着他的妻子和三个孩子,一家五口人在逃难的路上相依为命,最终来到了这里。
     “杨姑娘儿,”赵大搓着手,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他的声音略微有些颤抖,似乎对自己提出的这个要求也没有十足的把握,“您说开荒给工钱是一碗米,那……那我能不能把我家里人也都叫来干活啊?我媳妇、我娘,还有两个半大的小子,他们都能干活的!”
     他的话刚一出口,原本有些嘈杂的院子里突然变得异常安静。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集中到了杨天冰身上,仿佛她的回答会决定这些人的命运一般。
     一碗米,在平日里或许算不得什么,但在如今这个艰难的时刻,却是能够救命的口粮。每个人都在心中默默盘算着,如果自己家里能多一个人去开荒,就能多一份收入,多一份活下去的希望。
     杨天冰的眉头微微一皱,她其实早就料到会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她缓缓地扫视了一圈院子里的人们,看到不少人的眼中都流露出一种急切而又期待的神色。
    &

第504章 开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