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但尉天齐的优点在这种翻天覆地的大事上反而成了缺陷,白生的缺陷在这件杀孽无数的事情成功与否上反倒成了优点。
可叹,圣人求全千百载,成大事者总缺勤。
“尉公子,如果拿此时的你来类比,那你既不是白生,也不是独夫,更不是那位了不起的萧不同,你只是南洲无数宗门中的某一个,虽然想求变,却不敢牺牲,怕死了亲友,也怕死了无辜之人,只能等待那些先行者撕开一切,才以收拾残局的姿态出现。”
尉天齐觉得眼前的浓雾淡了许多,刘知为的剪影更加清晰了。
“我无意证明这些先行之人无错,但他们犯了错自然要付出代价,所以人皇陛下如今亲信佞臣、引入外人,来日必成因果。但尉公子你的求变又到底是什么呢?你真的有机会成为风暴中持着铁剑的英雄吗?”刘知为声音缓慢。
“皇宫与书院是大夏皇都的日月,他们分别掌控的是黑夜与白天,代表的则是求变与求稳,可尉公子你一开始就将二者统统叛为错误的,可一个既不要黑夜也不要白天的人,他能生活在什么时候呢?难道整个皇都的人都只在日出前一刻出门?日落后一刻散步?”
“你是要做救世的英雄,还是在等待一个成为英雄的救世的机会?”
问的虽然轻缓,入心却无比深远。
是的,白天与黑夜总要做出选择,尉天齐觉得二者都不好,因为他们不顾凡人的死活,所以站在昏暗的天光里寻找一个机会。
而刘知为恰恰相反,他啊,同时站在白天与黑夜中,就好像当初他一边阻拦唐真犯错,一边阻拦程圣出门一样。
全都要的人总是会被鄙视的。
但这便是白玉书生、
何为白玉?
浑而有形,纯而不透。为玉不明,为石有光。是前者知其后,是后者守其前,无通透之思,有广德之贤,知善恶各有其念,为是非从不独断。
这是天命阁对这位稍显年长的书生的点评。
而唐真的说法是,“知为兄读书太多,看的太全,每件事在你眼里都有其对与其错,所以当对错无法量化时,事情本身也就丧失了对错。”
李一对其的点评比较直接。
“和稀泥是天下最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而刘知为则是天下最喜欢和稀泥的人。”
可即便如此,你也不能说他说的没有道理,比如此时的尉天齐并非是被对方和稀泥所误导,而是被这位白玉一样的书生抓住了内心的弱点。
刘知为看到了尉天齐的优点,于是也看到了他的缺点。
凡夫对待世事对待凡人何其好?
凡夫欲行大事拯救苍生何其坏?
一个认真对待每个人的凡夫,在这场大局里,三具分身真的够吗?在一场注定救不下所有人的旋涡中,你想好了自己能接受的得失吗?
你想学的、想要的都太多了。
喜欢。
第553章 浑而有形是其玉,纯而不透乃其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