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气氛绷得像拉满的弓弦。
几个影子队员,穿着黑布褂子,跟幽灵似的,在林好住的屋子周围转悠。王大彪在那儿扯着嗓子,不知道训什么人,声音大的,瓦片都跟着震。
“……都他娘的给老子精神着点!再出纰漏,老子扒了你们的皮!”
林好揉了揉眉心。 (真他娘的吵。) 自从昨天那刺杀,王大彪跟打了鸡血似的,恨不得把整个哈齐尔翻过来,揪出幕后黑手。
冷雨倒是平静得多,只是眼神更冷了,像淬了冰碴子。她亲自带着人在城里搜查,说是要“肃清一切不稳定因素”。 (肃清?说的跟真事儿似的。) 林好心里嘀咕,但他知道,冷雨这是真生气了。
李墨涵倒是又开始了他的“合理化”解读。 “大帅遇刺,乃天降警示!警示我等,不可骄傲自满,需时刻保持警惕之心!此乃天意,天意啊!” 他摇头晃脑,一副 “一切尽在掌握”的高人模样。 (天意个屁。) 林好腹诽,他宁愿相信是哪个不开眼的土匪,想劫个道,而不是什么“天意”。
不过,警惕点也好。 这地盘铺得太大了,人心也杂了,保不齐真有人想搞事情。
他走到院子中央,深吸一口气。空气里,还是那股熟悉的土豆烧酒精味儿,混着点淡淡的煤焦油味儿,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气,昨天留下的。
“彪哥!”林好喊了一声。
王大彪立刻像一阵风似的刮过来,脸上带着谄媚的笑:“哎呦,大帅!您有啥吩咐?” 那狗腿样儿,跟刚才训人的凶神恶煞判若两人。
“训练怎么样了?”林好问。
“练着呢!练着呢!”王大彪拍着胸脯,“步坦协同,炮兵射击,每天都没落下!保证给小鬼子好看!”
“嗯。”林好点点头,又指了指远处,“制药厂那边怎么样了?陈博文他们……”
王大彪愣了一下,挠挠头:“陈…陈博文?他不是在搞那个…那个啥…发电机吗?”
发电机。
对,发电机。 这才是林好现在最关心的事儿。
没有电,啥都玩不转。 电台广播靠手摇,制药厂设备简陋,晚上点油灯,技工班的车床也只能白天用用。 这都啥年代了? 1936年,马上就要1937年了! 咱黑风寨,啊不,黑风根据地,还得过着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的原始生活? 这不科学,但,忒他娘的土匪了!
林好摆摆手,示意王大彪继续去练兵。 他自己则转身朝制药厂的方向走去。
制药厂,说是厂,其实就是河口镇外头,用土坯和木头搭起来的几个棚子。 简陋得要命。 空气里弥漫着一股酸了吧唧的土豆味儿,还有点玉米糊糊的甜味儿,那是陈博文他们在用土豆汁和玉米浆做培养基。
林好走进一个最大的棚子。 里面光线昏暗,只有几个小窗户透进一点光亮。 陈博文正带着几个学徒,围着一台奇形怪状的机器忙活。
那机器,与其说是发电机,不如说是一堆破铜烂铁拼凑起来的怪物。 锈迹斑斑的铁架子,拆下来的汽车零件,乱七八糟的电线,还有几个不知道从哪儿搞来的大磁铁,用麻绳捆在一起。 (这玩意儿能发电?怕不是要先把自己给电死。) 林好心里犯嘀咕。
“大帅!”陈博文看到林好,赶紧迎上来,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里却闪着兴奋的光芒。
“怎么样了?”林好问。
“快了!快了!”陈博文指着那台机器,“线圈绕好了,磁铁也固定住了,就差最后调试了!”
“能行吗?”林好还是有点怀疑。
“应该…或许能行吧。”陈博文也不敢把话说死,毕竟这玩意儿,都是他带着几个学徒,土法子硬搞出来的。 图纸?没有。 设备?没有。 材料? 捡破烂捡来的。 全靠着林好那几句 “模糊指示” 和他自己那点儿生物学的老底子,硬着头皮往前冲。
“缺啥不?”林好问。 他知道,搞科研,最怕的就是缺钱缺物。 虽然黑风寨现在日子好过了点,但家底子还是薄,啥都得省着点用。
“缺…啥都缺。”陈博文苦笑,“铜线不够,磁铁也不够强,轴承…轴承太糙了,转起来阻力太大。 还有…还有绝缘材料,也差得很。 这机器,能转起来就不错了,能不能发电,还真不好说。”
“轴承?”林好皱了皱眉。 又是轴承。 上次搞车床,就卡在轴承上。 这玩意儿,还真是工业的基础啊。
“轴承的事儿,我再想想办法。”林好拍拍陈博文的肩膀,“你们只管放手去干! 要啥跟王大彪说,他现在是后勤部长了,管物资的,让他给你们想办法!” (虽然彪哥懂不懂后勤还两说……)
陈博文点点头,又指了指旁边一个角落,那里堆着一些土豆和玉米,“粮食…倒是够用。 王部长还给送来了一些粉条,说是…说是大帅指示,要改善伙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粉条? 林好愣了一下。 (彪哥又搞啥幺蛾子了?) 他想起昨天王大彪捧着那坨 “大力薯泥” 的样子,嘴角抽了抽。 那玩意儿,真能吃? 别吃出毛病来才好。
“粉条…先放着吧。”林好摆摆手,“先搞发电机! 电力! 这才是最重要的!” 他顿了顿,提高声音,对棚子里的所有人说:“同志们! 电力! 那是啥? 那是光明! 那是力量! 有了电,咱们晚
第204章 ‘黑电一号’发电机的诞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