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76章 研发?研发个屁![1/2页]

我!二十四岁当国医,这很合理吧 半价炸鸡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三个月里,新肝药部门屡屡创造奇迹。
     在选定CRM197作为目标靶点的次日,许秋就提供了两百三十种对该靶标有作用的化合物。
     三个星期后,研究团队从中筛选出十七个效果显着的化合物。
     次日,许秋选择了其中的七号作为先导化合物。
     接下来的一个月,研发部门围绕七号先导化合物,设计并且合成了大量的新化合物。
     按照常规的药物研发流程,此时应该对所合成化合物数据和化学物结构的构效关系进行分析……
     但这份清单再次送到了许秋手中。
     三日之后,数千种新化合物被重新筛选,留在清单上的只剩下六十一种。
     三名院士和韩畅等研究员都震惊了。
     就这么排除了?
     其他医药公司需要数年的筛选步骤,直接被许秋用三天搞定了?
     众人将信将疑地对六十一种化合物进行构效关系分析,而后逐步进行结构优化、修饰等。
     很快,通过三轮选拔后,最终获得了一个满足基本生物活性的最优化合物!
     看着被隔离在无菌仓内的第七号化合物,所有人的心情都忍不住激动起来……
     候选药物选出来了!
     正式研发阶段也将要开始!
     也被称为临床前研究。
     现如今,他们只证明了第七号化合物能针对CRM197靶点,起到靶向治疗的作用,但从一个化合物走向成熟的药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一阶段的目标就是毒理学研究。
     药物有没有疗效是其次,最起码不能对患者产生超预期的危害!
     当然,想要进行毒理学研究,也是一个相当繁琐、复杂的过程。
     首先就要向药监局上报,提交“实验用新药”的申请,其次就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进行原料药物合成工艺的开发。
     如今的第七号化合物是从实验室走出来的,精心制备与量产是两个概念。
     第一步就是要不断改进、完善量产的工艺,之后用生产出来的第一批原料药物进行毒理学研究。
     “上报许医生!”
     “毒理学必须让上面开绿色通道!”
     研发部门众人万分急切。
     毒理研究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也是药物研发环节少有的、可以不考虑成本的步骤,只有药化路线能够实现毒理批量合成,这款化合物才有成为药物的可能性。
     否则,之前所有努力都将白费。
     相当于是所有人都在等毒理学研究,拖得越久,产生的时间成本就越高,因此才可以不计经济成本,不要命地进行开发……
     ……
     白云药厂,许秋办公室。
     三名院士与韩畅等首席研究员敲门进入,同时汇报了最新进展。
     韩畅道:“许医生,按照一般流程,光是审批实验用新药的申请,可能就要耗费数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
     几名院士表情也有些无奈。
     哪怕是他们,主导的研发项目,想迅速通过药监局的审核,最快也要一个星期左右。
     这还是看在他们是院士的份上,给申请表插队了的前提之下。
  

第676章 研发?研发个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