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荀攸这样,却让不少人感到奇怪。
荀攸讲这些时,感受到这种变化了。
但对此他没有表露什么。
别看荀彧辈分比他大,但年纪却比他小,故而对荀彧的脾性及想法,荀攸是太了解了。
就当今的形势而言,荀氏一族能做的,是坚定的跟随在曹操麾下,这点已是不容更改的。
个人有想法,有别的,可以。
但是却不能影响到整个荀氏一族。
在许都,有荀彧这样。
在襄阳,还有一位呢。
即荀谌!!
荀攸可不希望,因为他们个人的想法,继而影响到曹操、曹昂父子俩的观念,真要给荀氏一族扣上一顶帽子,这损失就太大了。
“兵法有云,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策。”
曹操浑厚的声音响起,叫众人无不循声看去。
“从今下的态势而言,我军对国贼袁绍、窃国群贼汝南袁氏展开多路攻伐,尤其是并州这边,还是两路攻伐,这是存有很大风险与隐患的。”
曹操面不改色道:“但与之相对的,谁又能确保在我军展开这等攻势下,并冀幽三州之地,就不会出现别的态势呢?”
“尤其是冀州这边,自去年那一战,我军取得了大胜,袁本初如丧家之犬逃离邺城,跑到昔日公孙瓒所据之地,这冀州的局势就乱成一锅粥了。”
“而据某掌握的情况,袁本初自那以后就有疾缠身,如果在此战争,袁本初得知此事,使病情加重的话,这不是没有可能的。”
听到这话,程昱、毛玠他们表情变了。
“明公,此事可是真的?”
毛玠更是向前探身,看向曹操确认。
袁绍有疾缠身一事,这在先前,是很多人并不知情的。
曹操点了点头。
见曹操如此,程昱、毛玠他们相视一眼,脸上露出各异神色,随即就在心中盘算起来。
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眼前这一战,跟原有时间线上的一战,早就出现了偏差,本该病死的袁绍,因为建安六年那一战,损失实在太大了,虽说是被气倒了,但由于心中生出的不甘,居然没有病死。
说实话,在襄阳的曹昂,得知这件事时是有惊意的。
这也叫曹昂感受到怨气的厉害。
如果不是这样,袁绍只怕早垮掉了。
甚至在那时袁绍的心里,是恨不能把曹操跟他,都给生吞活剥了。
“还有。”
在此等态势下,荀彧看着表情各异的众人,表情没有任何变化,语气淡然道:“多路伐袁之势,是能叫许都安稳的,这点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长公子在数年前,就曾讲过一句话,攘外必先安内,可今下的形势,丞相必须要亲率大军前去攻伐袁绍,而内部如何安稳,就成了当务之急。”
“依着彧来看,既无法安内,那就以势震慑!!”
“再者言,有长公子在襄阳坐镇,尤其是在襄阳腹地,长公子还有一支数万众的绝对精锐,真要有人想做些什么,是能在关键时刻起到作用的!!”
这才是荀彧最想讲明的。
牵扯到汉室与曹操这件事,荀彧其实是有改变的,这个改变,对荀彧本人而言,其实是不小的。
但在外人眼里,看法就不一样了。
曹昂此前在许都,对荀彧讲的那些话,还有后来丁氏找荀彧讲的话,对荀彧本人,是有不小的影响的。
‘文若啊文若,你不是想不明白,可汝为何偏要这样啊。郭嘉眉头微蹙,看向荀彧的眼神有些复杂。
而与郭嘉有此反应的,还有很多人。
只是他们的想法,是他们自己的。
荀彧自己怎样想,这才是关键。
‘能叫文若讲出这些话,不易啊。
而在此等态势下,曹操却深有感触,毕竟荀彧是怎样的性格,他是最为了解的,‘看来子修说的没错,有些时候是要逼一下,但在有些时候要缓一下,张弛有度,方能起到应有成效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感慨之余,曹操更坚定心中所想。
如果曹操想的这些,曹昂知晓的话,那他一定会很振奋的,因为他知道,在有些事上已经在改变了。
哪怕这个幅度不大,但最起码有迹象了。
对于荀彧的才华和眼界,曹昂是很看重的,这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大才,如果在曹氏取缔刘氏问鼎天下,有荀彧在的话,这带来的是不一样的。
统治底蕴及根基,从来都不是虚无缥缈的。
而是真真实实存在的。
其中最具象化的,莫过于人心所向。
这个人心,不止泛指普罗大众,更指一批名传天下的人杰,他们的选择,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就是在夯筑这个江山社稷的根基。
在曹昂的内心深处,是希望有一批人,是能活跃在属于曹氏江山的中枢层面,因为这带来的意义是非同凡响的。
或许这件事很难做,但再难不代表没有希望促成。
只要曹氏取缔刘氏问鼎天下没有到来前,就代表着一切都还有可能,为此曹昂愿意去花费心思去促成这些变化。
“不聊这些了。”
曹操摆摆手,看向众人说道:“就并州如何展开攻势,诸君讲讲各自所想,当然有涉及到冀州、幽州之地,以及这治下的各方势力及群体,有什么想法,也都可以讲出来的。”
“喏!”
一行作揖拜道。
最具争议的地方,眼下算明确下来了,曹操就不想过多讨论了,他要把控好大方向,多路伐袁一事,是既定下来了,是不容更改与质疑的。
如何围绕这一大方向,将其中的细节给敲定,这才是曹操要考虑的事情。
针对袁绍、汝南袁氏这一战,既然决定要这样打了,那曹操就必须要将此战打好,一切要朝着大胜的趋势靠拢,绝不能有任何闪失。
曹操不希望此事有任何意外,真要发生意外了,对他而言,对整个曹氏,都将是难以承受的打击,毕竟袁绍及汝南袁氏经历了什么,曹操都是看在眼里的……
喜欢。
第138章 出征(4)[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