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场的玻璃窗上还留着昨夜雨水滑落的痕迹,一道道水渍在晨光里泛着微光。洛倾颜站在控制台前,指尖在平板上轻点,调出昨晚整理的演员情绪曲线图。她没说话,只是将设备轻轻推到顾逸尘面前,屏幕上三组波峰并列排开,像心跳的回响。
他低头看了两秒,抬眼:“今天就开始?”
“越早越好。”她点头,“三场哭戏,情绪密度高,演员入戏耗时长。如果分散拍,每场都得重新‘点火。不如集中打一场。”
他盯着图表,忽然笑了:“你这是要把片场变成情绪加油站?”
“不,是变成共鸣舱。”她眨了眨眼,“只充一次电,跑三公里。”
会议室里,制片人翻着方案,眉头没松开:“集中拍可以,但主演心理节奏被打乱怎么办?跳着演,容易断。”
洛倾颜翻开笔记本,轻轻转了转手中的钢笔。水晶微光一闪,她没低头看,只道:“我昨晚回溯了顾总过去三个项目的拍摄日志——他有两次在类似情况下,用‘情绪场打包的方式压缩周期,效果比预期好12%。”
顾逸尘挑眉:“你还翻我老底?”
“查资料而已。”她笑,“顺便发现你有句口头禅:‘情绪不是线性的,是潮汐。涨一次,够冲三波。”
会议室里有人轻笑。制片人也绷不住了:“你俩一个用数据说话,一个用金句镇场,搞得我们不答应都显得不专业。”
顾逸尘打开投影,播放人工降雨系统的测试视频。水幕倾斜而下,在特定角度的灯光下呈现出自然雨丝的质感。“喷头可调频,水量、密度、落点都能控。配合风速模拟,能复现昨晚那种‘湿透但不狼狈的状态。”
“那演员呢?”灯光组长问,“真实天气带来的压迫感,机器能补吗?”
洛倾颜看向监视器后的座位:“能,但得加点‘记忆唤醒剂。”
“比如?”
“低频雷声模拟,风速从0.5级渐强,再加一点湿气喷雾——不是淋他们,是让空气先湿起来。身体记住了,情绪就来了。”
顾逸尘点头:“明早第一场,就试这个流程。”
清晨六点,片场已亮起半区灯光。主演站在布景区边缘,眉头微锁。洛倾颜走过去,递上一杯热茶。
“顺序调了,心里没底?”她问。
钢笔在口袋里轻轻震了一下。她没掏出来,只看着对方眼睛:“你不是怕演不好,是怕演得太好——一次爆发,后面没力气了,对不对?”
演员一怔,随即苦笑:“你这脑子,是装了读心器?”
“是装了共情系统。”她笑,“不如我们加个‘预热点火?开拍前五分钟,导演带你们走一遍情境,不录像,不计时,就当是热身。”
“像运动员?”
“像心跳起搏。”她眨眨眼,“先让心颤两下,再正式跳。”
导演点头,当场组织即兴模拟。五分钟内,演员从拘谨到眼神发亮,最后一句台词出口时,声音微微发抖。全场安静了一瞬。
“成了。”顾逸尘低声说。
洛倾颜回头看他:“你什么时候这么好说话了?
“不是好说话。”他嘴角微扬,“是你说的每一步,我都想看它落地。”
人工降雨系统启动的第一刻,水压不稳,镜头反光严重。摄影师立刻喊停。
“水太急,像泼的。”他皱眉,“不像天在下,像人在浇。”
顾逸尘立刻召集特效组和灯光组。他站在喷头下方,仰头感受水流角度,抬手比划:“调低15度,喷口收窄,别让水直接砸在肩线上。灯光换4500K,加柔
第897章 优化流程提效率[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