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启动回溯,这一次,目标不是自己,而是顾逸尘。笔尖轻点纸面,低语:“他在想什么?”
水晶光芒骤然一亮,纸面波动加剧。她“看见”顾逸尘站在咖啡馆门口,手指停在领带结上,目光不经意扫过街对面。那一瞬,他眼神微顿,像是被什么牵动,随即又恢复如常。
可就在那一刹那,她通过共鸣笔,感知到了一丝极细微的情绪波动——不是疑惑,不是好奇,而是一种近乎本能的“熟悉感”。
她心头一震。
她从未想过,他竟也会有这种反应。她一直以为,是自己单方面地重逢了过去,可原来,在那个清晨,他也曾被某种说不清的情绪轻轻拨动过。
她立刻给顾逸尘发了消息:“那天早上,在咖啡馆外,你有没有……觉得哪里不对?”
对方过了许久才回复:“那天风很大。我总觉得,有人在看我。”
她盯着那句话,眼眶忽然有些发热。
她没有立刻回他,而是翻开新一页,写下:“原来爱不是从某一句话开始的。它早在我们开口之前,就已经在目光交错的瞬间,悄悄生了根。”
接下来的几天,她的写作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节奏。每天清晨六点,她准时坐在书桌前,钢笔始终放在手边,像一位沉默的见证者。她不再依赖金手指去回溯画面,而是用它来校准情感的真实度——每当写到关键场景,她都会轻轻转动笔帽,确认那一幕的情绪浓度是否与记忆一致。
写到“病中守护”那一章时,她决定补全顾逸尘的内心视角。她鼓起勇气问他:“那天晚上,我烧得迷迷糊糊,你守了一整夜。你在想什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顾逸尘正在开会,回复得有些迟。半小时后,手机震动:“我在想,如果她醒不过来,我以后该怎么办。”
她看着那句话,久久没有动。
她删掉了原本写好的叙述,重新落笔:“他坐在床边,手里握着温度计,指节发白。他没哭,也没祷告,只是反复看着表,像是在跟时间赛跑。那一刻,他不再是那个冷静自持的顾总,只是一个害怕失去的人。”
书的结构逐渐清晰。她以“光”为贯穿意象,将章节串联起来:初遇是“微光”,病中是“守光”,云岭小学是“希望之光”,而破茧行动那一夜,她写下了“暗夜中的光”——
“他走进那条黑暗的通道,背影决绝。我没有喊他,因为我知道,他不是去赴险,是去守护我们共同相信的东西。那一刻,他不是我的英雄,他是光本身。”
她写完这一段时,窗外正下着小雨。钢笔静静躺在纸上,水晶微微闪烁,像在回应某种无声的共鸣。
她合上笔记本,深吸一口气,打开文档目录。十四个章节已经成型,每一章都有一句题眼,像星星般串联起他们的故事。
她正准备继续写第十五章,手机再次震动。
是顾逸尘。
“你写的书,能给我看看吗?”
她盯着屏幕,指尖悬在键盘上方,心跳忽然慢了一拍。
窗外雨声渐密,一滴水珠顺着玻璃滑下,在窗框上留下一道蜿蜒的痕迹。
喜欢。
第853章 书籍创作的顺利进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