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放下的旧物。
二房叔公那边,她没急着约见。茶叙时他翻文件的动作很重,但眼神在“工时记录”那页停了太久——那不是怀疑,是被触动。她知道,这类人不怕改变,怕的是被排除在外。
她写了一份“家族事务参与建议”,列出三项可由长辈主导的监督机制:修缮质量评审组、文化内容顾问团、财务公开听证会。每一条都留有实权接口,每一条都写着“特邀主持:顾氏宗亲代表”。
她没署名发送,只让助理以“内部研讨资料”名义发到家族群。半小时后,叔公的秘书来电:“老爷子说,资料收到了,让他儿子也看看。”
老管家那边更简单。她带了一盒桂花糕,还是顾逸尘小时候最爱的那家老字号。老人开门时有些意外,但接过糕点时,手明显抖了一下。
“您还记得他小时候偷吃被烫到嘴,躲在柴房哭?”洛倾颜笑着问。
老管家也笑了,“那小子,哭完还说‘甜,再来一块。”
她没提方案,只聊旧事。聊槐树下谁放过风筝,聊书房壁炉前谁讲过故事。聊到一半,老人忽然说:“账本夹层里的东西,我没敢翻,可也没扔。”
洛倾颜心头一跳,却只轻轻点头:“等您觉得可以的时候,再给我看。”
老人看着她,良久,说了句:“你和他们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别人来,问的是‘能拿多少,你来,问的是‘谁还记得。”
她走时,老人送她到门口,手搭在门框上,像在守一道不愿轻易打开的门。但她知道,那扇门,已经松了闩。
三天后,姑母的秘书送来一份批注文件。不是正式支持函,而是一份密密麻麻写满修改意见的方案打印稿。每一条都精准,每一条都带着长期管理家族事务的老练眼光。最后一页,她用红笔圈出“文化传承委员会”一栏,写下:“我可担任首任召集人,但需有决策否决权。”
洛倾颜看着那行字,笑了。
她没立刻回复,而是取出“时光回溯之情感共鸣笔”,在空白页上写下:“她最希望被记住什么?”
笔尖微光流转,水晶泛起一层极淡的粉,像晨雾里初绽的花。纸上缓缓浮现一行小字:“守家之人。”
她轻轻抚过那行字,没再写什么,只将笔收回包中。
当晚,她整理完所有沟通记录,合上笔记本。台灯下,笔身静静躺着,水晶忽地一闪,比往常更亮,笔尖在封底空白页轻轻划了一下——
两个字浮现:近了。
她没察觉,只觉得掌心一暖,像被什么轻轻握了一下。
手机震动,是顾逸尘的消息:“今天去了南园,梅树发新芽了。”
她回:“嗯,风也暖了。”
他没再发,她也没再看手机。窗外,月光斜照,笔身上的水晶映出一点微光,像藏了一颗不肯熄灭的星。
她起身去厨房倒水,经过书桌时,包带勾到笔记本边缘,本子滑落,啪地一声摔在地上。
她弯腰去捡,翻开的那一页,正停在姑母批注的那页。
红笔圈出的“决策否决权”下方,不知何时,多了一行极细的小字,墨色很淡,像是笔尖自己划出来的:
“门开了。”
喜欢。
第703章 深入沟通寻转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