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得笔记本边角微微翻动。洛倾颜扶了扶纸页,忽然问:“你怕不怕合作出问题,责任分不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怕啊。”林晓坦然,“但更怕一直单打独斗,最后连发言机会都没有。”
洛倾颜看着她,忽然明白了她主动靠近的原因。不是因为自己提了建议,而是因为那句“挺实在”——在一个人人自保的环境里,实在本身就是一种稀缺信号。
“那我们定个规则。”她说,“分工明确,进度同步,问题当天清。”
“行。”林晓伸出手,“周五前出初稿?”
她伸手握住:“周五前。”
林晓走后,她站在天台门口没动。风吹乱了她的发丝,她抬手别到耳后,从包里拿出手机。日历提醒弹了出来:18:00,机场接机。她点开,把时间划掉,备注改成“沙龙初稿会议”。
包里的钢笔轻微震了一下。她没拿出来看,也没去猜是谁的情绪触发了共鸣。只是把手机放回包里,转身往回走。
楼梯间拐角,她遇见李姐端着咖啡上来。
“听说你会上提了双人核对?”李姐语气平淡。
“试了一下。”她答。
“王主管说要推试点。”李姐顿了顿,“他很少当场点头。”
她没接话,只笑了笑。
“林晓找你合作?”李姐又问。
“刚定的。”
“她不错。”李姐喝了口咖啡,“就是太想证明自己,容易踩坑。”
“我会注意分工。”
李姐看了她一眼:“你比她稳。”
说完,她继续往上走。洛倾颜站在原地,没再追问。她知道,这句“稳”不是夸,是提醒——职场里,走得快不如走得清。
下午回到工位,邮箱弹出新消息。是王主管抄送的:“Q3资源池接口方案,请相关同事确认。”附件打开,流程图底角有一片极小的图案——细长叶片,羽状裂片,末端微卷,像蕨类,又像某种符号。
她盯着看了两秒。那是她昨晚画在邮件附件里的叶脉图,只是被技术部重新描了一遍,加了标注和连接线。
她没声张,默默下载保存。然后打开笔记本,在“人脉进展”一页写下:
技术部王主管——认可建议,愿试点推进
同事林晓——建立合作,共筹沙龙
李姐——间接支持,提示风险
写完,她翻到前一页,看到自己画的那片叶子。如今它不再只是记忆的影子,也不再只是私密的符号。它开始长出枝蔓,缠进真实的规则里。
傍晚,主管路过她工位,停下脚步。
“林晓找你合作?”
“嗯。”
“她挺主动的。”主管语气平静,“你们组最近缺人手。”
“我们分工写初稿,不会影响本职。”
主管点头:“别光顾着帮别人,把自己的事落下。”
“明白。”
主管走后,她打开内网,发现“项目支持库”的权限已正式开通。她点进去,第一眼就看到自己上传的SOP文档,浏览量显示“17”,评论区有两条留言:
“这个核对机制我们组也能用。”——技术一部 张工
“建议纳入月度流程优化清单。”——王主管
她没截图,也没转发。只是关掉页面,合上电脑。
下班前,她把笔记本放进包里,钢笔放在最外层夹袋。走出大楼时,天边还残留着一点橙红。她没打车,步行穿过街角的小公园。石板路旁,几株蕨类从砖缝里钻出,叶片舒展,脉络清晰。
她停下看了几秒,掏出钢笔,在借书卡背面轻轻描了一笔。这一次,叶脉的走向被她连成一条双向箭头,中间写着两个字:“协作”。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林晓的消息:“初稿框架我发你了,看看有没有漏的。”
她点开,附件里是一份结构清晰的策划案。在“流程设计”一栏,林晓写了一句:“参考洛倾颜提出的双人核对机制,拟设交叉验证节点。”
她回复:“可以,但要注明试点范围。”
发送成功后,包里的钢笔水晶微微闪了一下。她没去查,也没拿出来。只是把手机塞回口袋,抬脚继续往前走。
风从身后吹来,翻动包口的一角,露出笔记本边缘。那页写着“周五前出初稿”的纸,已被她用笔轻轻圈了个勾。
喜欢。
第689章 职场人脉初搭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