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张氏拉住沈婳的胳膊,平静的脸上多了几分严肃。
沈婳点头回道:“放心,我慢慢看戏。”
陆沉舟看着一片混乱的花圃不知从何下手,从下人的口中得知今日正常到花圃浇灌,然后就发现所有的花都枯萎,甚至全部都凹在了土里,有一区域凹陷的尤其严重,出于好奇就凑近查看,结果看到的却是一具白骨。
“姑爷,这要报官吗?”
下人颤巍巍地问道。
管家听了立马反驳道:“姑爷就是官,还报什么?”
“要报,这是应天府衙的事情,如果再往后处理不了的,才需要经三司之手。”
陆沉舟的脑子清楚的,他知道此时如果将事情拦了下来,恐怕会生出许多事端来。
“温管家,你先去吏部悄悄地将此事告知你家老爷,务必要在锦衣卫知道之前。”
“锦衣卫?”
温管家听到这三个字顿生惧色,方才还试图阻拦不让报官,此刻显然有些慌乱。
这时张氏走了进来,她平静地看了眼坑里冒出来的白骨:“管家,你先派人去府衙报案,然后你自己去趟吏部衙门,让老爷回来一趟。”
张氏的冷静让陆沉舟心生怪讶,不过他今日来的目的正是要找她了解一些事情,但现下已然是不可能。
“夫人。”
陆沉舟恭敬地拱了拱手。
张氏不露神色道:“姑爷,依你看坑里的白骨有几个年头了?”
陆沉舟好奇张氏之前一直病着,只不过几日的功夫便恢复如初,甚至像是变了一个人,只是她的容貌却依旧异于同龄的妇人。陆沉舟方才简单的看了一眼白骨,连白骨的是男是女都分辨不了哪里知道死了多久,他也只好如实告知自己看不出白骨死了多久。
“我就随口问问,姑爷不用在意,毕竟验尸不是你擅长的。”
张氏的话里带着几分不齿,她看白骨的眼神也尽是满不在乎。
“夫人,借一步说话。”
陆沉舟并不在乎张氏对他的态度,自从温映晚死后温府除了温映雪这个懵懂的小姨子对他的态度一如往常,其他人都是面和心不和,而张氏是将温映晚养大的继母更是对他这个姑爷连面上的功夫都不想做。
张氏打量了陆沉舟几眼,便走出花圃。
“姑爷,你今日来不是探病,而是找我?”
“夫人慧眼,那我也不兜圈子了。”
陆沉舟将自己来的目的告知张氏,张氏听后突然掩口而笑。陆沉舟有些诧异,这是他第一次见张氏在自己面前一改往常主母之态。
“夫人何意?”
“姑爷为何不去问问你母亲?”
张氏的发问使得陆沉舟不知如何开口,于是她又道:“姑爷在怕什么?”
“夫人,映晚的事情我知道对您来说打击很大,可是女人生孩子确实是从鬼门关走一遭,只是她运气差了点。”
“运气?”
张氏哑然失笑,而后又盯着陆沉舟说道:“这四个人你全部认识,也都见过。贵妃娘娘如今在宫中有很多不便,你母亲又避而不谈,所以你才来找我?”
陆沉舟点头道:“杨之桐是个什么样的人?”
说到杨之桐时陆沉舟在张氏的脸上看到了从未有的欣赏之意。
“她是个千载难逢的才女,如果她是个男儿郎必定比如今朝堂上的那些蛀虫厉害百倍。”
“她和我母亲是什么关系?”
“义结金兰,而后不复相见。这或许因为你母亲是个商女,似乎并不意外。”
张氏话中带刺,每一句话都像是在陆沉舟的脸上打了一巴掌。
“姑爷,你是个聪明人,难道看不出来这十几年你母亲都不曾跟其他府上的夫人来往,就连映雪的亲生母亲和贵妃娘娘都与她断了关系,曾经他们四人可是义结金兰的姐妹,这还不能说明什么?我也是商女出身,但我也知道在朋友有难时如果不能帮忙,但也不能背后插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陆沉舟追问道:“您是说当年夏家那个案子?”
张氏鄙夷的目光落在陆沉舟身上,“姑爷,你对令堂了解的太少了,或者说一丁点都不了解,但我觉得如果你想弄清楚当年到底她对杨之桐做了什么,她仍是关键。”
“夫人,姑爷,府衙来人了。”
温府来禀报打断了两人的谈话,但又见管家急匆匆地跑回来,却不见温伦的身影。
“老爷呢?”
张氏问管家时嘴角不禁微扬。
“老爷被带去大理寺了。”管家额头上全是汗,又说道:“小人在半道上碰到吏部的宋管事,是他跟小人说老爷在半个时辰前被大理寺的人带走了。”
“大理寺为何去吏部拿人?”
陆沉舟忙追问。
“说是大理寺今天早上收到一份状纸,状纸上提到的是五年前一起考弊案,而老爷正是那次的主考官。”
应天府衙的赵通判一直站着没出声,直待陆沉舟说完他才颔首问候。
“陆大人,如果没有其他事情,是否可以让其他人回避?”
陆沉舟看了眼张氏。
张氏带温府的人纷纷离开花圃。
“夫人,老爷那边?”
管家对张氏毕恭毕敬道。
张氏不紧不慢地走着,然后淡然道:“温管家,你说我一个妇道人家该怎么办?”
温管家哑口无言,他对眼前这个主母是又敬又怕。
白骨因为时间久了,再加上受到外力有些不齐全,仵作和官差纷纷下到坑里,半个时辰才将白骨一一从土里捡起来,确保没有缺失。
赵通判对陆沉舟解释道:“方才仵作初步看了白骨,可以断定大概是死于五年前。”
陆沉舟觉得有些不对劲,方才从管家那里得知温伦因为有人去大理寺投了状纸,正是因为五年前的科考案,而此时正好在温府出现一具死了五年的白骨,这显然是有人在故意为之。
喜欢。
第四十三章 旧事重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