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
“其三,西域诸国,与我大秦素无瓜葛,对我大秦亦无威胁。仅为一逃窜之匈奴余孽,而劳师远征,于国于民,皆无实利。还请陛下三思!”
冯去疾说得恳切,也代表了朝中大部分老臣的看法。
另有朝臣紧接着出列附和:“冯相所言极是。长公子与五公子年轻气盛,立功心切,可以理解。但国之大事,岂能因一时之热血而轻动?蒙恬将军乃国之宿将,理应稳重,为何也如此冒进?臣,附议,此事,当从长计议。”
朝堂之上,意见几乎一边倒地倾向于保守。
然而,左丞相李斯,却始终神情肃然,沉默不语。
他没有立刻附和,也没有直接反驳。
直到嬴政的目光落在他身上。
“陛下,”李斯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耳中,“冯相所虑,皆是老成谋国之言。然,臣亦有不同之见。”
“说。”
“匈奴,乃我大秦心腹之患!”
李斯的声音,陡然变得铿锵有力。
“蒙恬将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功在千秋。然,草原广袤,匈奴人逐水草而居,其根难除。今日逐之,明日又至。而冒顿此人,弑父自立,心狠手辣,雄才大略,远非头曼之流可比!若任其在西域坐大,吞并月氏,整合诸国,数年之后,必成我大秦之巨患!”
“届时,我大秦将面临东西两面受敌之势!与其坐待其强,不如趁其立足未稳,一举剪除!此乃上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至于粮草军需,”李斯话锋一转,目光灼灼地看向那张巨大的青铜舆图,“陛下此前,不是已经准许关中豪商,前往朔方贸易了么?以商养战,以战促商,或可解钱粮之困。朔方王殿下,已在奏章中隐晦提及此事,臣以为,此法可行!”
一场激烈的争论,在章台宫内轰然展开。
以冯去疾为首的,是守成的稳健派。
以李斯为首的,是锐意进取的扩张派。
双方引经据典,陈述利弊,谁也说服不了谁。
最终,所有的目光,再次汇聚到了那个始终沉默的帝王身上。
嬴政听着他们的争论,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他心里在想什么?
他在想,这群臣子,看到的,还是太近了。
西域,是什么?
是黄金美玉?是奴隶牛羊?
不。
在嬴政的眼中,那片广袤的土地,是大秦的未来。
大秦一统六国,车同轨,书同文,天下归一。
可世界的尽头,又在哪里?
那片舆图上的巨大空白,像一块无形的磁石,深深吸引着他。
他要将那片空白,也一笔一划地,涂上大秦的颜色!
他要让大秦的黑水龙旗,插遍目之所及的每一寸土地!
冒顿西逃,不是威胁,而是上天赐予他的一个借口,一个将帝国疆域向西碾压的绝佳理由!
他的儿子们,扶苏的稳,高的勇,蒙恬的谋……很好,他们终于领会到了他的心思。
这让他很欣慰。
至于钱粮?
他让那些贪婪的商贾去朔方,难道真的只是为了给儿子送钱花吗?
不。
他是要用那些唯利是图的商人,做帝国的先锋,用他们的黄金和贪欲,为大秦的铁骑,铺平那条通往西方的道路!
一切,都在他的计划之中。
“够了。”
嬴政淡淡地开口,声音不大,却瞬间让章台宫,再次归于死寂。
喜欢。
第363章 朕的儿子们,都知道为朕开疆拓土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