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要是比较顺利的话,都能翻过去好几代人了!”
     顺利一点,十五到二十岁之间成婚生子,按照二十年算,那差不多都能有五六代人。当然,这几代人寿数如何不好说,可是的确是能够繁衍到这个程度。
     这能算短的时间吗?不能啊。
     那元朝,整个元朝,也还将将不到百年呢!
     “那……或许其实就是我们之前不清楚的问题了。”有人思考了片刻后,回答道,“我们之前基本上就是看见王朝最后那一段日子的情况,但是是不是,其实那种非常严重的衰败,就是早在百年前就已经存在了?”
     后续,只不过是从“严重”变成“更严重”“非常严重”“无比严重”……
     但是如此衰败却并非是到了最后的那段日子,早在百年前,情况就已经走到了几乎难以挽回的地步了。
     
     比起百姓们的议论纷纷,朱元璋那是真的眼前一黑了。
     饶是他在之前觉得情况不太妙,已经充分给自己做了前期的心理准备了,也依旧没能抵挡住这一次兵变情况带来的巨大冲击。
     他一把扶住了桌子:“军饷,军饷竟至于此!……”
     这上面提到的关键问题,或者说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军饷问题。
     军饷,是朝廷发给士卒们的银钱,非要说的话称作俸禄也不是不行,而整个军饷的发放自然有一整套规则和流程——日后,大明出现的严重问题就是,军饷发不到底下的士卒们手里面。
     这里面的环节又多又杂,情况多种多样,经手的人也有很多,甚至原本本来不是这一条流程上的人、指不定也能通过一些方法插手进去……因此,要说到底是哪一块儿出了问题,朱元璋也不能给出一个答案。
     因为他毕竟不是大明中后期时候的皇帝,也不知道当时的朝堂局势,天下形势。
     但是这些情况重要吗?
     ——说重要,那当然重要,毕竟这是让大明的军饷没法发放给底下的士卒们的原因所在,是想要摧毁大明的蛀虫所在,是让大明将会一步步走向万劫不复的根源所在。
     如果能够搞明白情况,那就能够对症下药,一一解决这些问题,不说完美处理,至少能够稍稍改变一下情况,并且让下面的士卒们明白,朝廷不是他们的敌人,朝廷是给他们发钱的,问题出在了中间那些中饱私囊、不在乎朝廷也不在乎他们的人身上。
     ——说不重要,其实也确实没那么重要。
     特别是对于朱元璋来说。
     他需要知道那么细节的东西吗?他需要搞清楚每一个环节到底有多少人伸手了吗?他需要搞清楚这些问题到底是从哪里开始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
     他不需要,他完全不需要!
     他需要知道的就只有一件事情:大明的军饷发不下去!
     朝廷拨了钱,但是钱却到不了该到的地方;甚至,不是说只剩下一点点的钱到了士卒们手里面,而是连一文钱都没有到了士卒们手里面!
     这就够了。
    喜欢。
  

第955章 军饷问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