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得了辉煌的战果:成功突入了李子通的营地中,并且大肆纵火,彻底让李子通的营地陷入了混乱之中。】
     【李子通措手不及,且营地十分混乱,于是最终大败惨败,全军溃散。】
     【这一次夜袭,李子通的数万人在一夜之间,就散了个干净。】
     【于是,这一整场杜伏威与李子通的决战,是杜伏威所部获得了最终的胜利——虽然经历了先胜后败再全胜的转折过程,但确实是做到了以少胜多,以一种颇为戏剧化的方式击败了十倍于己方的李子通的主力大军。】
     【于是,在江淮一带,杜伏威获得了最大的胜利,差不多是拥有了绝对的控制权。】
     【当然,这一战中,李子通还没有死。】
     “怎么都是这样……”刘彻感觉自己已经吐槽不出来什么东西了。
     他看了这么多场战争,就没有几场是说获胜就获胜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总要发生了什么转折、发生什么之前压根没有预想到的事情,甚至发生一些改写局面、扭转局势的大事。
     而交战的双方,也总是能够出现一些完全不应该——至少刘彻是这么认为的——根本不应该犯的低级错误,以至于局势倒转,或者本来能够获胜的变成了惨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就比如这一次。
     轻敌,轻敌,轻敌也就算了,这种情绪确实也比较容易出现,特别是在获得了较大的胜利之后。
     李子通和辅公拓的这一战,李子通轻敌也算是情理之中——一来,己方的兵力差不多是十倍于敌方,而且还都是主力,不是什么杂牌乌合之众,没有战斗力方面的问题。
     毕竟,大部分时候,打仗就是比一个人多人少,种种兵法,种种以少胜多的着名战役,种种流传于史书上的经典案例,那都是极少的。
     之所以是经典,之所以被人铭记,不就是因为少吗?!
     以少胜多,到底还是少之又少的情况。
     要不然,那些个周边小国何必对大汉恐惧不已?人口,兵力,本就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甚至在很多时候都是决定性因素。
     二来,李子通在白天的交战中,还成功地战胜了辅公拓,让辅公拓不得不落荒而逃。
     这样的情况在先,李子通觉得辅公拓不足为惧,也不算奇怪。
     虽然说面对敌人总应该全神贯注,但轻敌也总会出现。
     但李子通他为什么不设置防御措施?
     为什么???!!!
     刘彻想不通,他根本不能理解——事实上,比起什么轻敌之情,他真正不能接受的其实是这件事。
     轻敌,那就轻敌呗,只要该做的都做好了,爱轻视不轻视,爱咋样咋样,谁管你?
     但是怎么就能连该做的事情、该做的措施都一个不做?
     轻敌,和做好该做的事情——在这里就是做好防御措施,有冲突吗?
     没有!
     所以,为什么不设置防御措施?
     就算不觉得辅公拓有能力发动反攻,有能力发动突袭,或者即使他发动突袭也不是己方的对手,但是那也不是不做防御措施的理由啊!
     刘彻不由想到了上一个死在没有防御措施这个问题上的人。
     李密。
     李密亲自带兵去和王世充交战,结果扎营在山上,他就没有做防御措施,然后立刻就被王世充带着骑兵冲进了营地……
     啊。多么相像啊。
     刘彻觉得自己想不明白,于是干脆把深深的疑惑和吐槽都倒给了卫青:“仲卿,你说这些人,他们为什么就能不在营地周围设置防御措施?即使轻敌也能做好防御啊不是?”
    喜欢。
  

第330章 江淮称霸[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