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验,现在大汉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十分的危险,为了保护大汉,他要将大汉所有的事务全部委托给秦王,这个大汉最大的忠臣来处理。
     新皇登基的第一天,董仲颖发现大汉的一司十四州,又一次被他扛在了身上。
     所有人都知道,新皇的登基并不意味着大汉回到正轨,而是意味着新一轮混乱的开始。
     毕竟董仲颖并不擅长无实物表演,他总不能对着一张空椅子玩三辞三让吧。
     董仲颖手下的速度很快,在新皇登基的第二天,他们就直接开始了劝进,而且这一次劝进声势浩大,不仅有着秦王手上那些核心的班底,更有不少中立的人士。
     更令人看不懂的是,还有不少大汉的忠臣也加入了其中。
     祢衡发现自己做了一件蠢事,他光想到董仲颖或许没有做好准备,但是同样,两袁等反对董仲颖势力的人也同样没有做好准备。
     整个天下的人并没有任何一个人想到董仲颖的这一次劝进来的这么快,又来的如此的猛烈。
     这甚至快到了连祢衡联络的自己人都没有反应过来,以为这就是祢衡计划中的一环,这也造成了整个朝廷上没有任何人出言反对,因为不管是支持董仲颖还是反对董仲颖的人在计划之中都会进行劝进。
     在这样局面大优的情况下,董仲颖和他一些重要的手下都没有出现,因为他们有更为重要的事情。
     张白骑、鲁肃、杨阜、段煨、吴懿、牛辅、董旻等人都齐聚洛阳,他们在秦王府中召开军议,商量着之后的事情。
     因为所有人都很清楚,那些秦王的反对者们绝对不会坐以待毙,他们很快就会向秦王发动进攻。
     而这一次,那些大汉的忠臣也肯定会站在秦王的对立面上,秦王所受到的压力将会是空前的。
     这些人绝对会在秦王登基之前展开行动,因为在秦王登基之前,双方展开战斗只能够说是大汉的几个臣子对于政见有所不和,对于权力有所争夺,双方还有调和和谈判的余地。
     但是在秦王登基之后,要么就是大汉的忠臣讨伐了天下最大的叛逆,要么就是天命所归的秦王讨伐了那些乱臣贼子。在这之后不叫谈判,叫的是投降。
     这些掌握着秦王核心班底的人,在秦王的下首依次落座,参与讨论的人远远没有在朝堂上讨论辞让事务的人多,但是这些人讨论的事情却能够决定整个天下的大势。
     到了现在,董仲颖才发现贾诩的计划是一个大坑,因为在贾诩的计划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董仲颖需要再一次和整个天下反对他的势力作战。
     而破局的希望,贾诩将一切都寄托在了秦王能打这样的条件之上。
    喜欢。
  

第598章 新帝登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