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9章 天下[2/2页]

且隋 玄武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方法。
     只是远亲们没有玉米,这种神奇而高产的种子!
     这个时间节点,恰恰便是殷商时代。
     相传伊尹创造沤田法,“教民粪种”,以动物粪便为堆肥材料材料!
     到了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华夏民族已经开始大量使用畜粪和农业废弃物,作为田间的重要肥料。
     比如,畜粪尿、蚕粪、杂草、草木灰、豆萁、河泥、骨汁等。
     而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更是将堆肥技术,进行量化和标准化……
     世界上最早的堆肥历史,则是公元前3500年的西亚苏美尔人。
     他们在房子外面,用石头搭建粪池,粪便储存一段时间后,就运到农田里面为土地的追肥。
     玛雅人还不懂这些,并且一直不懂!
     他们拥有最好的种子,却缺乏先进的耕作技术。
     所以,当玉米在雨季来临之前,种入覆盖着草木灰的雨林土壤,一切就交给上天和神灵。
     按照他们的种植规矩,烧一次林地,播种一茬。
     其后,这块收获后的玉米地,将要迎来休耕1-3年,甚至是6年的时光。
     为什么?
     因为玛雅人在等,等待那地方的草木,重新长得茂盛。
     然后,再烧,再种,再等……
     而华夏人,除了追肥技术,还发明和经历了撂荒耕作、休闲耕作、连作耕作和复种轮作技术。
     特别是后一种,也叫倒茬技术。
     倒茬技术,通过不同作物对土壤肥质的吸收和遗留,达到肥力平衡、
     比如,《齐民要术》中,豆类作物与禾谷类作物轮作、粮食作物与绿肥作物轮作、水旱轮作。
     后来,还发展出稻麦轮作技术。
     显然,华夏的耕作技术,更能用相对固定的土地,养活越来越多的人。
     而玛雅人,则不行了!
     古典期的玛雅文明,社会繁盛、人口剧增。
     但人多,必然要求相互匹配的生活资料。
     做为极大依赖单一作物的玛雅人,玉米产量需求的压力越来越大。
     于是,更多的雨林被砍伐、烧毁、种地,那些原本有严格休耕时间制度的土地,也被尽量再次开发利用!
     树木,越来越少。
     林谷地带松软不平的地表土壤,在雨林充足的水量浸润冲刷之下,一点点流逝。
     这些被带走的,往往是雨林中最为肥沃的部分!
     玉米地,肥力不可遏制地开始下降,玉米的产量也跟着越来越少。
     而土地越多,意味着需要参与耕作的人力更多。
     人多,消耗的生活物资就更多,需要的土地就更多……
     循环,恶性循环!
     怎么办?
     玛雅城邦的城主们,不由自主地盯上了周围远近,那几百座城邦王国的财富!
     他们的土地,他们的人口,他们的粮食……
     人们疯狂地生、疯狂地消耗、疯狂地掠夺、疯狂地战争……
     饥饿,越来越让玛雅人绝望!
     雨林树木减少,生态越来越恶化……
     食不果腹的玛雅人,开始将目光投向巨大的金字塔和神坛!
     玛雅王族和祭司,将“衰败之象”归于神灵的惩罚。
     于是,建神庙,多祈祷,规模宏大,无止无休……
     原始农业,陷入了一场得不到升级的恶性发展状态。
     城市文化,也开始接着崩溃!
     当一毛不拔的荒地,包围了巨大的城市,玛雅人唯一的选择,就是弃城而去!
     有时候,仅仅是一场突然而来的大洪水,就将一切格式化而归于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热带雨林中的中央低地城邦文明,注定只会身下华美的建筑,成为遗迹……
     农业,也是一项需要科技化密码的神迹!
     可这个密码,玛雅人如同对铜铁等金属文明一样,从来没有能掌握!
     当然,生态的恶化后,除了粮食不足,还有爆发的莫名疾病!
     按照阿布后世科学家的研究,主要是水源污染引起的各类瘟疫、汞超标引起的中毒等。
     此外,雨林地区的强烈自然灾害,也是逼迫玛雅文明消退的一个主要原因!
     毁天灭地的地震,呼啸而至的台风、飓风……都是压倒玛雅人大逃亡的最后一颗稻草!
     如果,要给这个曾经无比辉煌的文明,再加上一个致命的砝码,那就是干旱!
     玛雅文明的主要聚集地之一,尤卡坦半岛地区,经受着每隔大约206年为一周期的超级大干旱!
     大干旱,也加剧了玛雅文明的彻底崩溃!
     或许,玛雅人最为崇拜的太阳,正是玛雅人留下一片片废墟的根本原因之一。
     但所有以上的一切种种,都敌不过所有人类文明彻底湮灭的那个宿敌。
     那,就是战争!
     在阿布所处的同期,无论是尤卡坦半岛的玛雅城邦,还是在危地马拉的玛雅城邦,都在酝酿着大规模的残酷战争。
     危地马拉的蒂卡尔城邦王,和他的弟弟多斯皮拉斯城邦王,与墨西哥的卡拉克穆尔城邦王之间,即将发生彻底改变玛雅文明的三国两派大杀局!
     环境危机,资源危机,生存危机,犹如黑色的幽灵,早已经在中美洲的大陆上飘荡……
     说完美洲,我们将最后的目光,投向大隋时期的非洲。
     为什么呢?
     因为,非洲是整个地球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它在整个地球人类的发展过程中,都是值得铭记、尊重和关注的地方。
     非洲,位于东半球西部。
     在欧洲以南,亚洲之西,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纵跨赤道南北。
     这个近似倒置三角形的大陆,东至哈丰角,南至厄加勒斯角,西至佛得角,北至吉兰角。
     非洲大陆,有“高原大陆”之称。
     不足总面积的10%平原,多分布在沿海地带。
     大约在500万年前,东非高原缓慢隆起。
     这里原本郁郁葱葱的森林,逐渐退化为了一望无际的广袤草原。
     生活在这里的猿类,为了适应大陆环境的变化,从树上下来开始直立行走。
     他们逐渐学会使用石器、火种等,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演变为了早期的人类。
     大约在20万年前,现代人类的祖先——早期智人开始在非洲形成。
     伴随着生存技能的强大,以及对于未知世界的渴望,早期智人开始一路沿着狩猎、采集的道路,逐渐向全世界扩散。
     那时候,世界上存在的最古老人类,是科伊桑人和俾格米人。
     大约在1万年前,地球的冰川纪混阿曼结束。
     地球的气温,开始升高。
     北非的草原,逐渐退化为了荒凉的沙漠。
     大量的北非人类,离开退化的草原和沙漠,来到了原本是低洼沼泽的尼罗河两岸。
     人们,驯化了植物,发展了农业。
    喜欢。
  

第69章 天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