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1章 殿试[2/2页]

且隋 玄武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原委。
     于是大部分人的态度,有发生了改变。
     他们不约而同,渐渐又念起大屋作父子往日的情义和好处来!
     孩子是有点鲁莽,但也是自家故交的子弟,往日情分和印象都很不错。
     这事儿,也不能这么全怪在孩子头上。
     要怪,就怪那些可恶的匪贼……
     要怪,就怪这么多女子,为什么不全是男子……
     “陛下,臣请奏!”
     一个声音终于响起。
     原来是老小子苏威。
     “讲!”
     广皇帝又吐出一个毫无感情色彩的字。
     “女卫,也不失为一条暂缓兵源紧缺的妙策,只是是否为常例,需要商榷!”
     “臣附议!”
     萧瑀抢上一步,禀道。
     “臣附议!”
     “臣附议!”
     ……
     呼啦啦,好一帮臣子涌上中庭,表示赞同左仆射苏威的奏议。
     最后,女卫的事,还是广皇帝拍了板。
     女卫,非常例,只存于剿匪期间。
     等三大匪患靖灭,剿匪府兵回归京师,女卫便可解散。
     至于官阶,参照骁果卫降一阶二品任用;其勋,参照命妇,不世袭,其子孙可酌情荫恩赐勋。
     俸禄勋爵,追随终身,形同谯国夫人冼英等。
     另,特任骁果卫大将军、卫王杨子灿权领女卫,编练女卫。
     花木兰,为女卫将军;正阳公主杨吉儿,为女卫司马。
     至于长史、录事、参军等,并未一一定下,等女卫初成,依据兵部上报名单,再行核准赐授。
     至于女卫的员额,定在左右卫各两万五千,共五万人。
     其中,宫女选拔两万五千数,民女招募两万五千数。
     女卫,同骁果卫一样,属左右备身府,皆受兵部直管。
     不几日,萧皇后发出懿旨。
     诏令天下,不论士农工商之女,高壮习武者,皆可参选女卫。
     凡入女卫者,粮饷同男,以功受爵。
     高兰,一步步走进西夹城的洛城殿。
     身后,是九十九名此次武选和策试优异者。
     里面,有她的小伙伴,虞春,王四姑娘,刘莹儿,梁谦谦,萧玉。
     还有她不认识的好多人,比如那个让杨子灿记住声音的魏巧儿和窦月娥……
     就是曾经出入内宫的一些较为高级的嫔妃,也出现在这群人之中。
     大业殿、仁寿殿,观文殿,同明殿……
     虽然和掖庭永巷仅仅隔着一道墙和一条路,但她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至今都没有看到过全貌。
     这些在传说中的华美宫殿,她们过去只能在高墙之内,看见她们那五彩流光的屋脊和飞檐。
     现在,她们终于看见了。
     而且,现在就走在这宽大、结实、整洁、光亮的大理石台阶之上,走向似乎光明的前方……
     一切,都如在梦中一般啊!
     这些女子,有采选来的,有因罪来的。
     自从儿时起,都对这皇宫大内,有过许许多多的绮梦。
     她们谁也不会想到,将来有一天,自己将会以这种出人意料的方式,踏进这里。
     洛城殿殿中两侧的板位,立着不多的一些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些女子的某一位亲人,曾经华服高冠、昂首挺立于此。
     然而,现在呢?
     斯人已逝。
     哦,那个常出现在选拔现场的大帅哥,也在此列,还挺靠前!
     这人,真的挺和气,真的真帅啊!
     其他的人,基本上都不认识。
     就是有认识的,也早就模糊了、不认识了。
     女子们微微抬首,便看见明堂之上高坐的两人。
     那,是广皇帝吗?
     和传说中的不太一样,只是个瘦瘦的帅老头。
     倒是旁边的那位女人,雍容华贵,美艳异常。
     这就是天下闻名的萧皇后吗?
     ……
     所有人,尽量要保持低调和礼仪,要低眉颔首,要步行款款。
     但在跨入大殿门槛那刻起,她们总会忍不住抬眼窥视这个神秘高大的殿堂,以及殿堂上的每一个人……
     一百个人,一百张小桌。
     每一张桌子上面,放着一卷白纸,一支毛笔,一方砚台,一块松墨,一只有水的杯子。
     这,又是一场考试。
     只听一个尖细的嗓子高喊:
     “制曰:凡在有生,含灵禀性,咸知好恶,并识是非。尔临长罪,入宫思过,人皆迁善。朕受命上天,以德化人。凡入女卫,诚心感悟,赴卫家国。明是率远,守律自新,人皆木兰,刑厝不用,其何远哉!”
     ……
     跪谢完毕,中女子各入考位。
     却见卷首有题。
     策一篇,论一篇。
     策题,在《司马法》、《孙子》、《吴子》、《尉缭子》、《黄石公三略》、《姜太公六韬》六篇中,任意选择一篇中某一段,默写。
     论题,“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
     时间,一个半时辰。
     一声鼓响,女武官的大殿之上的另类殿试,开始了。
     众女子,开始研墨,化墨……
     阿布是站在朝班的左侧,看着一个个女子考试的样子,心中不禁唏嘘。
     这场景,多么像他穿越前的各种考试场景。
     他当年,是参加的军校考试,也是这样心生忐忑地进入戒备森严的考场。
     等监考校官检查完各种证件、文具,就将那好几张大卷发到桌子上。
     而自己,紧闭双眼默默念上几句,便开始摊开试卷,细嗅墨香……
     广皇帝可能没想到,他的这场心血来朝的女卫殿考,为后世武科举的文考立下了标杆。
     实际上,武举的策试和论试,后世都是延续了这个模式。
     策题,往往紧扣兵书,主要考察其对战策的理解。
     论题,要么同样出自兵书,要么便是儒家经典,主要考察其对时政的看法。
     只是今日上殿考试的女卫们,身份有些特殊。
     所以,兵书战策的考察,仅仅是默写一段,看看她们是否对兵书了解和熟知。
     而论题,则出了一句《诗经·风》中的话。
     阿布刚刚也看到了这个试题,不由大吃一惊。
     单独摘出来的这句,出得比较有意思。
     实在不知,这广皇帝是处于何居心才能命出此题。
     无名氏写这首诗,是在批判女子私奔无德之举。
     不能自守贞信之节,是大无信也。
     罔顾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不知命也。
     表面上,批判的是破坏传统婚姻制度的私奔行为。
     骨子里,却是在宣扬女子谨守礼法、忠于传统。
     然而,广皇帝的真实意思,是这个吗?
     阿布深表怀疑。
     不过,再怀疑,也不敢巴巴地问或肆意揣测了。
     算了,就看这些刚从也掖庭中出来的女子,如何面对这可能是她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场考验。
     特别是,这一道奇哉怪也的论题!
    喜欢。
  

第31章 殿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