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75章 幸福之角[2/2页]

且隋 玄武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考验;就说那些刚刚开始从军校中走出去担任基层骨干的学生军,他们的忠诚度更是不一般。
     纪律、忠诚、制度、规范,早就刻画在他们的一言一行当中。
     就像程知节这样的,家、兄弟、朋友,都算是落在了东北大地。
     他们的经历和见识,已经明确的告诉了他们自己,人生奋斗的目标和方向是什么!
     往大了去说,在东北大地上成长起来的、有家有口有田的这些军人,他们已经在心中,将家、国、东北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粟末地,就是他们的新生之地,希望和梦想之地!
     那里,有着他们为之拼命和保护的最重要的东西!
     不仅仅是可见的东西,还有心中那种越来越清晰的蓝图和梦想!
     那里,真的不一样!
     要让全天下人,过上和粟末地一样的生活,才对!
     比较而言,大隋虽然是大国,也是少有的强国,但在许多地方,都不见得粟末地的文化、政治、教育、科技、商业等,就比鼎盛时的大隋差!
     大隋的发展,自从广皇帝开始东征之后,明显的放缓。
     而老百姓的日子,也跟着越来越差!
     而粟末地,伴随着开放性的社会经济形态,开始以不被人注意的速度高速发展。
     这几年,人口快速流入,自然也带去了许多的人才。
     而这些人才,可不仅仅局限于大隋汉文化一地,还有东西南北、世界各地的当世最新的学说和科技人才。
     特别是从萨珊、两河流域、地中海流域引入的文化,已经很好的和汉地文化、东方文化发生了化学反应。
     粟末地实用主义的路线,让许多思想和科技,快速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而不是像广皇帝那样,把它们像神像一样供起来,放在国家图书馆里的永远吃灰!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实力是什么?
     每一个领导人都有不同的认识,特别是在这样一个世纪的时代。
     皇帝,往往把新奇的东西,视作自己独有的玩物,或者认之为奇技淫巧!
     对有些东西和思想,视之如洪水猛虎,除之而后快!
     但,阿布会吗?
     才不会。
     他认为,只要有利于人的生活改善,能让人活得更好,就应该大力的去支持它、推动它、发现它。
     还可能在关键的时候,有意无意的推动一把!
     这就是穿越而来、见识过的巨大优势!
     阿布的眼界,让许多本该胎死腹中、幻灭在历史长河中的先进技术、思想,得以获得一片自由发展的圣地和空间!
     人如此,思想如此,技术如此!
     所以,当一切纳入到一种比较和谐顺畅的社会秩序中的时候,它就爆发出了无比伟大的优越性、生产力,最后成为一种自发的强大吸引力!
     好好发展下去,也就形成了实力!
     实力,是人,是思想,是技术,是经济,是工业……是一切!
     现在,粟末地还会是一个偏僻、荒凉、苦寒之地吗?
     没去过的人,寻死觅活,视之如虎。
     但去过的人,才发现这是一处超乎想象的世外桃源之地,幸福之角!
     并再也不愿离开!
     对,幸福之角!
     这就是近乎一千万移民到达东北地之后,经过近半年的沉淀和体会,从心里爆发出的感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挨饿!
     有房子住!
     有大片的土地去种,去开垦!
     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做,多劳多得!
     ……
     这里,政府只会象征性的征税,而且可以税改费,而且还会发福利、发各种生活资料,甚至是金银钱币、布帛粮食等。
     学校,已经覆盖到村屯,而且孩子到年龄是强制性入学,如果不去就会遭到严厉的惩罚!
     医院,有村医、乡医馆、县医院、郡医院,只要拿着自己的过所,一切免费!
     ……
     这里,允许人们自由经商,并且绝不认为经商是一件低三下四、不入流的行当!
     这里,还有固定的娱乐场所,像剧院、动物园、酒肆……非常齐全。
     但不同的是,管理也很严格,非拿到官方许可证书之外,是坚决不可以的!
     ……
     但阿布关注的,都不在这儿!
     他还是将自己最大的精力,放在粟末地的军队建设上面。
     科技强军,文化强军,凝聚力强军!
     现在,阿布准备进一步扩军和整编。
     因为部队规模和人才储备的变化,原来的重影前中后设置。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
     初步的计划,将成立粟末序列部队。
     在原来左中右军的基础上,成立陆军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军,成立水军第一军、第二军,成立后勤支援第一军、第二军。
     所有粟末地政权控制的部队,总数达到了三十万。
     其中,陆军二十万,水军五万,后勤支援五万。
     按照粟末地目前九百九十万人口总数,军事人口大约占百分之三,属于比例较大的社会结构。
     好在现在粟末地的经济发达,人均物资、财富拥有水平要远高于大隋、高句丽、突厥、倭奴国。
     所以,普通老百姓除了义务兵役之外,基本上感受不到什么压力。
     而三十万的军队人口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属于职业军人和雇佣军人。
     特别是那些从遥远的拜占庭帝国、两河流域、西突厥、通古斯人、楚科奇人招募而来的国际纵队。
     这些多国部队,只要佣金结算及时,战斗力非常强悍。
     当然,价格不低。
     但他们的给养、武器、生活所需,都得按照市场的价格,自行采办。
     这也是唯一不同于粟末地本土军队的地方。
     其他如纪律、编制、训练等,都和其他本土军队一般无异。
     其实,多国人员组成的雇佣军,早在汉朝时期就已经存在了。
     他们也是各国国战、内战的一支有生力量。
     广皇帝不管在东征、西征、南征的过程中,都能找到这些国际雇佣军的身影。
     他们和属国仆从军一起,担任着诸如攻坚、突袭、包围、打扫战场的任务。
     在战场上,对于这人雇佣军的奖赏,也有许多明文规定和潜规则。
     比如,除了佣金之外,对于战俘、物资、战场遗留等,都具有预定俗成的潜规则。
     一般情况下,如果战胜,雇佣者将不会额外给与这些雇佣军事力量奖赏,而会把战俘和缴获物资,按照比例由其占有和分派。
     此外,像在打扫战场的时候,雇佣军就有诸如搜刮尸体财物、据为己有的特权。
     而如果是政府所属的正规军,如此作为,一经发现,将受到斩首、酷刑等处罚。
     相应的军籍、待遇,也一并取消。
    喜欢。
  

第275章 幸福之角[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