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67章 草蛇灰线,皇太孙[2/2页]

且隋 玄武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郡任郡丞,从五品。
     此时,马邑郡的郡守,是李靖的老上司,王仁恭。
     擢升东宫六率左武侍率杨子灿为太子少保,正三品,专事杨侑的安全和体育健康。
     杨少保,时年二十一岁,创了一个历史上最年轻少保的记录。
     只是,因为杨侑还不是册封的太子或皇太孙,所以虽然朝堂议论不少,但大多数人并不以为异。
     这样的官职,充其量就是个安慰奖,虚大于实。
     大隋太子的“三师三少”,其实也叫“三大三少”。
     东汉以前,“三师三少”也称三公。
     三公是周朝的称呼,有太师、太傅、太保,以及少师、少傅、少保。
     “师”,是传授其知识的,负责君主智育。
     “傅”,是监督其行动的,负责君主德育。
     “保”,是照管其身体的,负责君主体育。
     杨侑的太师,是秘书监的宰相虞世基;太傅,是赐玉麒麟符节、右候卫大将军、同轨郡公、京兆内史兼刑部尚书卫玄;太保,是上柱国、许国公、左卫大将军、尚书令宇文述。
     少保呢?
     少师缺,少傅缺。
     只有少保,杨子灿,阿布契郎。
     为何?
     还不是太子或皇太孙嘛!
     历史上,似乎广皇帝一直没明确这事。
     但这一个历史呢?
     正当大家还在因为杨玄感叛乱,而反复遭受因清洗和株连的各类突发事件冲击中时,广皇帝又颁下重磅诏令。
     册立代王为皇太孙,并诏告天下。
     人们,看到的关于册封代王杨侑为皇太孙的文件,有两个。
     一个为诏,告天下、
     一个为文,是给皇太孙杨侑册封的文书。
     《册代王为皇太孙诏》,曰:
     “昔者哲王受图,上圣垂范,建储贰以奉宗庙,总监抚以宁邦国。既义在於至公,变事兼於权道。故以贤而立,则王季兴周;以贵而升,则明帝定汉。详诸方册,岂不然乎?”
     “太子昭嫡长子代王侑,地居茂亲,才惟明哲,至性仁孝,淑质惠和。夙着梦日之祥,早流乐善之誉。好礼无倦,强学不怠。”
     “今承华虚位,率土系心,畴咨文武,咸所推戴……朕谓此子,实允众望。可以则天作贰,可以守器承祧,永固百世,以贞万国。宜立侑为皇太孙,可令所司,备礼册命。”
     《册代王为皇太孙文》,曰:
     “维大业九年,岁次……日,皇帝若曰:於戏!惟尔太子昭嫡长子代王侑,忠肃恭懿,宣慈惠和,仁孝出於自然,信义备於成德。祯祥夙着,睿哲日新,永言少阳,匕鬯是寄。”
     “畴咨朝列,卿士协从,是用命尔为皇太孙。往,钦哉!”
     “尔其思王道之艰难,遵圣人之炯戒,勤修六德,勉行三善。无或举非法度,忘恭俭而好骄奢;无或理乖彝伦,远忠良而近邪佞。非履道无以彰名,非任贤无以成德。”
     “尔身为善,国家以安;尔身为恶,天下以殆。睦九族而礼庶僚,怀万邦而忧遐裔。兢兢业业,无怠无荒,克念尔祖宗,以宁我宗社,可不慎欤!”
     接下来,是隆重的册封仪式。
     为了参加杨侑的册封大殿,大屋作赶来京城。
     同来的,还有高琬、李贤和两个孩子,佩媛儿和可立儿。
     全家人,终于在东京城中凑齐团聚。
     阿布看见老父、岳母、娇妻和幼子,心情顿时好了不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四个孩子,把家里闹闹翻了天!
     哎呀,这才是辛福生活正确打开的方式!
     在这个时代,册封皇太子或皇太孙,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临轩册命;另一种,是内册命。
     临轩册命,典礼在含元殿或宣政殿进行。
     皇帝亲临现场,典礼由侍中主持,中书令代表皇帝授予册书、玺绶。
     典礼结束后,受册封者先到皇后宫中行拜谒之礼,再到太庙行拜谒之礼。
     这种册封,一般是针对年纪较大、已经成家的皇子施行。
     内册命,典礼在东宫明德殿举行,皇帝在含元殿或宣政殿临轩命使。
     典礼由左庶子主持,太尉、司徒代表皇上授予受册封者册书、玺绶。
     典礼结束后,受册封者先到皇帝所在宫殿拜谒皇帝,再到皇后所在宫殿拜谒皇后。
     拜谒皇后以后,受册封者在东宫官员的扈从下,再到太庙行拜谒之礼。
     此项礼仪,由率更令主持、在三师三少的导从下进行。
     这种册封,一般是针对年幼、未成年的皇子施行。
     杨侑,就属于这种,内册皇太孙。
     主要仪程,包括临轩命使、皇太孙受册、皇太孙朝谒、谒太庙几项。
     内册的首要地点,是在在含元殿。
     作为重要国事活动,含元殿要进行特殊的布置。
     昨天,尚舍、守宫、太乐令、鼓吹令、乘黄令、尚辇等部门受上谕,开始装扮和设置宫殿。
     设御幄于北壁下,南向,铺御座如常;设群官次于东西朝堂,展宫悬于殿廷。
     设举麾位于殿上西阶之西,东向,西向;展十二案于建鼓之外。
     陈车辂、陈舆辇在往常的位置,仪礼如旧。
     再看看群臣站位的设置情况。
     这个事,是有典仪专门负责此事,他们会根据参家典礼的群臣名单,按照官位勋职设版位。
     首先,先是文官官版位。
     一品以下五品以上的,位置在正东。
     六品及以下的,于横街之南,都是双行或多行设置,西向。
     其次,武官官版位。
     一品以下五品以上的,位置在正西。
     六品以下的,于横街之南,当文官,也是双行或多行设置,东向。
     第三,是皇室宗亲的版位。
     五品以上的,在正南。
     皇宗亲在靠东首一边,异姓亲在靠西首一边。
     第四,是蕃客,也就是依附藩王或代表,以及外国使节的版位。
     他们都被设置在各方六品及以下官员的南边,靠近北边的位置,为上,并如常仪。
     此外,如果前来朝贺的使者,则分别站位在文、武官同品级别官员之下。
     其他各州的郡守派出的使者,列于朝贺特使九品官的后面。
     典仪官的位置在哪儿呢?
     就在正东北之位,二个赞者则在正南稍后的地方都面向西。
     主副册使,接受皇帝和有关部门之命的位置,则在大街横街南道东面,面朝北面,从西上前领命。
     当然,还有大殿门外的版位,就不一一细述。
     至于版位,即板位,就是笏板的位置,指代这个位置所属的官员品位。
     这含元殿的每一个版位,都是固定的,绝对不能错乱。
     否则,要么典仪会受到严惩,要么具体该位置的官员会背叛昏聩无识、君前失仪之罪,搞不好会丢官去职。
     这版位,一品一位,一官一位,泾渭分明,绝不错乱。
     讲究,危险,步步惊魂。
    喜欢。
  

第267章 草蛇灰线,皇太孙[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