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94章 归投,从新丁开始[2/2页]

且隋 玄武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和培训。
     程知节,现在就是一名学员兵。
     他现在是重影左队重甲骑兵的学员兵,准确的说,是一名无衔的甲骑指挥兵。
     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弓马娴熟,在加入到重影之后,还又得重头学起如何当兵,指挥兵。
     理论和实战课程,都有厚厚的兵书和操典。
     特别是军事学、指挥学、情报学、信号通讯学的书,简直厚得吓人。
     那些个长胡子、不知道从哪儿搜来的老头们,在台子上讲得是唾沫横飞、手舞足蹈。
     这简直是要把舞枪弄棒的粗汉们,折磨成一个个神经!
     光读书就罢了,现在的武门家学也是如此。
     但还要开展几十人一组的大讨论。
     每个人都得争先发言,还必须要讲得引经据典、头头是道,否则全部是笞刑伺候。
     自从在军事学院的大讲堂外,光着屁股,在许许多多男男女女、众目睽睽之下吃了鞭子,程知节就发誓再也不能这么丢人下去了。
     如果说讲堂上课是折磨人的脑筋,那军事实操课,简直就是在蹂躏人的肉体。
     真的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军事体能和军事技巧,简直是压在每一个新学员兵头上的两座大山。
     跑、跳、障碍、泅渡、平衡。
     极限、擒拿、格斗、信任、协同……
     体力、耐力、灵敏度、武技!!!
     那个生猛得像个豹子一样的麦教官,一边看着弟兄们在泥塘里扛木桩,一边还高喊:
     “没有战胜不了的军队,只有战胜不了的精神! ”
     “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
     “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
     ……
     靠,这哪是军营,这他妈是魔鬼营、野兽营!
     压榨体力,压制精力,压榨耐力,压榨潜力!
     说是骑兵,可开始的全部是无马的基础训练,就是所谓的单兵生存性训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对,就是生存!
     一切为了生存!
     按照教官的意思,重影军首要之务,就是学会生存。
     生存,就是不死,不死才能求胜!
     “难道不是身先士卒、慷慨赴死?”
     不是!
     盲目扑上去,那是愚蠢,那是找死!
     只有敌人死了,而自己活着,才是一名合格的兵!
     只有死的人少,而且能把敌人打死的将领,才是真英雄。
     多矛盾?
     这得多扭曲?
     ……
     可重影军,从来不讲求无所谓的消耗战!
     要打,就要打智慧之仗,以活求胜,才是王道。
     至于消耗最大的攻坚,要依靠科学和技术!
     赤裸裸的标榜!
     于是,程知节在重影军中大开眼界。
     原来,在战场中死可以只有一种,但活着和胜利,可以有几百种。
     现在的程知节,才深刻的认识到,所谓兵、卒、将、帅是如此的不同,也如此的相似!
     重影军,是一支讲求精智强、不讲求多粗弱的部队。
     年节,就这样在天寒地冻、累死累活中度过了。
     这期间,程知节只在大年三十回到杨柳湖自家新分的小院,和老母亲、铁锤他们聚了聚。
     告别都已经按照水平和年龄段上学的小跟班,以及已经分到各个机构单位的伙伴们,程知节又回到军营的火热熬炼和风雪考验之中。
     等好容易熬到能骑上战马,时间都到了二月头上。
     程知节,双眼可见地看见自己身上的软肉,在快速地消失。
     腹肌,杠杠的,九块!
     骑兵的核心训练,当然是在马上作战,有组织的作战。
     首先人马合一的训练。
     按照教官的说法,第一步就是如何将马变成自己的小媳妇!
     话糙理不糙啊!
     但日子实在不好过!
     战马,哪是小媳妇,简直是活祖宗。
     不仅要陪她吃喝拉撒睡,还要陪她生病、快乐、耍脾气,等等。
     然后是第二步,信号协同。
     马与人,人与马,互相要能懂!
     马语者!人语马!
     粟末地的马,显然比大隋境内的战马,要整体好出一筹。
     这些粟末地的战马,正是应了那首评价好马的歌诀。
     “四大三高兼二小,双长两短一湾平,蹄坚骨秀形如鹤,耳小眼大胸膛阔。”
     突厥草原战马,应该是这个时代最具列装价值的批量制式骑乘装备。
     当然,像阿布契郎这等个别将帅的用马,自然就不在此列评价之中了!
     当人马合一训练完成之后,人和马具变。
     他们之间,任何一个微动作微表情,都具有实际的战场意义!
     然后,就是跑。
     每日每夜地跑,各种姿势、各种身法地跑,跑到能在马背上睡觉、吃喝、拉屎撒尿……
     然后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地开始跑、听、卧、起、静默……等复合训练。
     最后,要进退自如、如臂使指一般的左转、右拐、前进、后退、加速、减慢……
     像程知节这种自幼和马一块长大的富家子弟,竟然也大喊受不了。
     只能咬牙坚持。
     一个漫长的集训周期下来,马感有了,终于具有了教官所说的“长在马背上”的人生境界。
     可程知节知道,自己的大腿内侧,都已经在多次磨烂之后,又重新生长出来了一层厚厚的老茧。
     不是草原人,从来当新骑!
     至于自己的那副罗圈腿,估计已经能够轻松钻过一个五六岁的小娃娃了!
     马儿们,也已经被调教得宠辱不惊,云淡风轻!
     “戢其耳目,无令惊骇。习其弛逐,闭其进止,人马相亲,然后可使。”
     这时候,也再也没有了被手榴弹的巨响,炸惊的重影战马!
     与此同时,程知节有了一个重大发现。
     他发现了一个重影军军马跑不废的秘密。
     马掌!
     这玩意,真是个惊人而奇妙的发明创造。
     这应该是自汉代发明马镫之后,又一提升战力、决定胜负的战力倍增器。
     粟末人,竟然已经在用了。
     大规模的在用!
     然后,是马上武器训练。
     粟末重影的马上武器,包括马朔、马刀、盔甲、盾牌、弓箭、标枪、战斧、手榴弹、钢弩……马!
     程知节和他的战友们,首先接受的是马上持械稳定性训练。
     就是手持加重一倍的制式武器,能够在零失误的情况下,自由轻松完成取放、舞动、抛射等动作。
     ……
     接着,便是对手中武器出击的准确性、致命性、肌肉记忆性训练。
     先是马朔、长矛、蛇矛、冲矛这些主要的长兵器。
     其中,马朔和冲矛最重,也最难使唤。
     长矛、蛇矛,都是以刺为主,都讲求一击而中。
     用以刺击训练的标靶,有卧靶、竖靶、悬靶。
     三种靶子,都被阿布设定有移动靶。
     训练要求,在快速移动中对静靶和动靶进行刺击,靶心为上,中环为下,不中为不合格。
     最终考核,要求每种标靶各在急速行进中三十十击二十八中,才可转为正兵。
     不合格者,无条件转入步兵。
     这个要求,可谓异常苛刻严格!
     像程知节这样使过十多年家传马朔的武门子弟,连番下来,也感觉有些吃力。
     这里的训练,已经将所有进击的动作,分解成无数个关键环节。
     哪怕发动战马的姿势不对,也得重新再来。
     程知节吃了好多苦头。
     因为他必须强制自己,忘掉过去私人练习后形成的肌肉记忆。
     因为通过教官非常讲究的分析解说,他已经深刻地认识到,过去的练法真的是野路子,存在很大的隐患。
     将官们的实操典,虽然刻板,但非常可靠高效,并且节省马力,更能最大限度地保存骑士本人的精力。
     当然了,程知节不会知道这些知识和经验背后的秘密。
     他哪知道,现在手中的这份操典,可不仅仅是中华老祖宗们一脉所传。
     里面,还有来自世界异域的骑兵训练智慧的大成。
     突厥,波斯,拜占庭,契丹,高句丽……
    喜欢。
  

第194章 归投,从新丁开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