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9章 冲压造币[2/2页]

且隋 玄武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现在关口、坊市,都悬挂置样五铢,恶钱、旧钱不能用,否则没收吃官司!
     本来,这没什么,还是个超级善政!
     因为,帝国这么做,好处很大。
     货币统一,废除私币、旧币、残币,有利于物价统一和稳定,促进经济繁荣。
     表兄弟秦王嬴政,就这么干过。
     书同文,车同轨,币同范,天下归一。
     好!鼓掌!
     可后来,老年的文皇帝又干了一件蠢事。
     为了照顾自己的儿子,他竟然下旨,允许几个镇守重地的亲王,可以在其辖地内铸钱并流通。
     乖乖!
     范是那个范,但质量?
     他们,会用偷工减料的恶钱,强制消费……
     这样做的结果,当然是让儿子们敛了财,赚了个盆满钵满。
     但,也产生了一个非常恶劣的结果。
     这,却绝对是慈父般的文皇帝到死,也没有料到的!
     私铸钱币,开始泛滥,查钞制服废驰!
     没人敢下狠手管啊!
     亲王们铸币的质量直线下降,物价上涨,通货开始膨胀了!
     江湖上各种势力,开始纷纷效仿……
     广皇帝的大隋,开始持续严厉打击私钱恶钱,并且一个个的完成了削藩。
     但不管当朝有没有实际执行能力,可全国各地朝廷上下,都有人一直在偷着铸造恶币!
     这时候,恶币已经上升但某种政治目的!
     某些人,某些势力,但不是想发起货币战争,而是想通过恶币积蓄财富,图谋……
     铜,越来越少;杂质,越来越多。
     大隋每年的铜料输入和生产,那是有限的!
     五铢白钱,越来越白,其公信力和购买力,也越来越差。
     物物交易,盛行不衰,政府也鼓励如此……
     粟末地,可以私铸五铢吗?
     当然可以!
     但,绝对不能放开胆子挽起袖子公开干!
     阿布家,是粟末地的土皇帝,偷着干了也没人知道,也没法管。
     域外之地嘛!
     只要质量过关,成色优异,粟末五铢自然能成为各地优质货币的之一。
     劣币会不会驱逐良币?
     在大隋的大锅里,当然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因为那里货物的流通非常频繁,货币的周转速度也异常快速。
     你无法追究恶币的来源,然后去打击、限制其流通、流量。
     但粟末地才多大?
     只要严厉打击私铸,限制劣质白五铢的流入,鼓励在本地以物易物交易,再将中原赚取的白钱,全部换成当地的具体物资输入……
     这样,就可以有效遏制恶币流通,控制通胀和货币贬值。
     粟末自造五铢,当然就存在了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现在的粟末地,金银是有效流通的货币。
     虽然不方便交割,但至少能抵挡一阵。
     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
     毕竟粟末地和周边各国,其交往也越来越频繁、密切。
     特别是大隋,那可是贸易地和交往地的重中之重。
     不用主权货币,那还了得?
     此外,周边各国,都在大量使用五铢。
     要通胀,大家一起通胀,要贬值除了不用还能有什么办法?
     所以,制造高质量的铜币,也是粟末地财政的应对之策。
     材料有了,理由有了,现在就是造币工艺问题。
     大隋的铸币方法,是有名的翻砂法铸钱。
     就是先雕刻成阴文范,再翻铸成阳文母范,接着用阳文母范翻铸子范,最后用子范铸钱。
     大隋采用的,是母钱翻砂法。
     这种铸币工艺,要求极为严格。
     铸币之前先做样钱,呈皇帝审定;在依照钱样做祖钱,用祖钱铸造母钱;再用母钱制作沙模铸钱。
     铸造好的钱币,还需经过打磨、检校之后,再上交呈验,才可流通。
     这种方法造钱,流程严谨。
     但工效,低下;浪费,更严重。
     粟末地的冲压制币技术,一直是到除夕之前才研发完成的。
     冲压机器造币的生产流程,与翻砂造币完全不同。
     首先,是铜坯的制作。
     一块合金按比例熔炼好的材料,先需要用辊轮碾压成设计好的长条薄板。
     这玩意,粟末地在造平板玻璃时,已经是成熟的技术、设备、工艺。
     薄板被冲饼机按设计好的尺寸,冲压成一个个的圆形坯饼。
     然后,将坯饼放入光边机器里打磨边道,使周边微微突起,以保护币身并利于堆叠。
     最后,把打磨好的坯饼,加高温烘洗,以除掉表面的杂质和瑕疵。
     这时候,五铢币的基本轮廓已经成型。
     圆形,方孔,肉好清晰(肉,边;好,中间的孔)。
     其次,是压印成花,变成硬币——铜币。
     将干净的坯饼,放入印花机中冲压,压印出文字、花纹、图案。
     冲压完成的铜币,还需要经过研磨。
     使它变得光滑、锃亮,不拉手。
     然后,还需要两道工序,淬火、钝化。
     淬火,很简单,是为了增加硬度,也是成熟的技术。
     而钝化,就是通过化学手段,进行防氧化处理。
     这,却是阿布完全陌生的技术。
     这一道工序到底是怎么完成的,阿布一直没搞明白!
     反正听说,青铜防锈处理的工艺,已经有近一千年的历史了。
     但现在采用的工艺,可绝对不是“镀锡”、“镀铬”、“黑漆古”、“硫化”,或者刷防腐涂料什么的。
     因为,粟末地造币厂钝化处理后的铜币,光亮如新,一点也没有杂色。
     至此,铜币终于完成了从“坯饼”到“硬币”的完美蜕变。
     这里,还得说说这冲压钢膜的事。
     首先,由画师对着大隋早期五铢的范钱,用纸笔精细花样。
     如果是其他纪念币,就新设计图样。
     其次,在确认定稿过后,刻工就可以根据图样,手工雕刻钢模。
     在坚硬的钢铸件上,进行手工雕刻,是一件非常艰难而精细的工作。
     刻字的师傅们,就用一枚枚小小的超硬钢锉和腐蚀物,一点点刻出图样。
     这个时间长度,可能要花费近两个月。
     然后,用雕刻好的钢模,试铸一小批样币审核,有金、银、铜三种。
     呈样币被粟末政府批准后,就按照样币钢模翻制生产子模用的母模。
     这时的母模,文字、图案是正向的阳文,不能用于生产。
     再用这个母模,翻制直接用于生产的子模。
     这时的子模,文字、图案是反向的阴文。
     而且,子模是成批的,以便一个损坏时接着用另一个。
     冲压制币的正反两个钢制模具,被分别安装在冲压印花机的上下对准机构,并用模圈牢牢的固定在上面。
     然后,开启水压动力开关,上,下,哐……
     机器冲压机制铜币的生产,开始了!
     粟末地出现冲压机制铜币,应该是一件划时代意义的生产革命。
     其革命性,在于生产的速度与产品的质量,得到了全面升级!
     以前也许要几百人一年的工作量,现在只需要七八个人用一个月就完成了。
     整齐划一,精致美观。
     光滑如镜,规格如一。
     机器,以它无比强大的威力,开始慢慢颠覆人们对于制造的观念和认识。
     阿布让新成立的造币所,继续进行着多方面的研究。
     比如雕刻工艺,冲模工艺,防咬铜工艺,防氧化技术,研磨技术,抛光技术如抛丸工艺等。
     阿布赶在大年三十,利用冲压技术,制造了一批很特别的东西。
     像女儿佩瑗儿满月的时候,发给亲友的纪念银币。
     像儿子高俊可立满月的时候,寄过来的纪念银币。
     像正月里给臣工们发的红包,特制五钱银币。
     像正准备正式发行流通的,粟末地货币!
     金锞子,金元宝,金币。
     银锞子,银元宝,银币。
     铜币隋五铢,中华大业通宝。
    喜欢。
  

第149章 冲压造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