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5章 军队的养成[2/2页]

且隋 玄武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会?”
     裴行俨一听,眼前一亮,惊喜地问道。
     “嘿嘿,别急,等你教会大家,咱们两个来个示范表演赛!”
     阿布奸笑着,下定了战书。
     “好,兄弟们,来我告诉你们,这酒拳,也叫划拳、拇战……”
     裴行俨开始兴致勃勃地讲解起来。
     酒拳,是酒令的一种。
     有豁拳、划拳、猜枚、拇战、猜拳、猜码之说,是大中国地区民间饮酒时一种助兴取乐的游戏,据说起源于汉代的手势令。
     在这时候,行酒令当然并不单是划拳。
     平民百姓、达官贵人、文人雅士的行酒令,方式各异、大不相同。
     有的雅,有的俗。
     划拳,在中原之地也是刚刚兴起的酒令,并且大都流行在是商贾、贩夫、兵丁之辈。
     而文人雅士,则多以对联、对诗、猜字谜、射壶等文雅风流做派为主。
     然,不论划拳的粗令,还是文字的雅令,都需要参与者的机智、才华。
     划拳,由对战的两人各出一手手指,一根手指代表一个一,往上叠加,至十为止。
     每个人都比划一个数字,嘴里也喊出一个数字。
     若是谁喊出的数字跟彼此比划的数字相加相符,则胜,对方罚酒。
     其实,到南北朝,随着粮食作物产量的提升,酿酒业勃兴。民间贸易交流的兴盛,让划拳渐成气候。
     当然,划拳还没有发展到像明清时期那么系统。
     像“空拳”、“内拳”、“五毒拳”、“五行生克令”、“七星赶月令”和“一月三捷令”等,还没出现。
     划拳时,就像作诗,也有格。
     根据字数不同,分为一言、两言、三言、四言和多言。
     对战开始的时候,要亮相和致礼。
     亮相,有手掌平展手心朝下的天官相、手掌平展手心朝上的地官相、有单拳紧握拳面相对的三才相、还有五指紧撮拳心空虚的结义相。
     致礼,第一拳,双方都出单拳紧握、独竖大拇指的双福双好式,嘴中也要叫出格数相同的致礼诀。
     开战时,先亮相,后致礼,再对决。
     亮嗓大吼。
     拳诀格言,极为讲究。
     一言诀,宝,点,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满。
     两言诀,宝拳,一心,两好,三园,四喜,五魁,六顺,七巧,八仙,九长,全堂。
     三言诀,宝好宝,一心敬,两家好,三桃园,四鸿喜,五魁首,六六顺,七个巧,八匹马,九好酒,十满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四言诀,宝是个宝,一心敬您,两家好上,三星高照,咸四鸿喜,五经魁首,六六大顺,七巧来财,八匹好马,九是好酒,十全满堂。
     多言,如吟诗作赋,不提。
     至于像拳拳不离大拇指、拇食不对、双拇不合、“宝五十不要,二三四分明”的规则,这时候还没有人提起。
     倒是裴行俨特地提出了慢拳、臭拳必须自罚一杯的规矩。
     什么叫慢拳?
     一快一慢不在板,为慢。
     什么叫臭拳?
     你嘴中叫的数,小于自己出拳的手指数与对方可能出拳的最小数之和,这样就缺数了。
     同样相反,喊三或四,却伸出五个手指,就爆数了。
     缺数,爆数,为臭。
     规则和玩法讲完,大家刚开始有点结结巴巴、磕磕绊绊。
     但很快,这划拳就成了粗汉们彼此喝酒的大杀器。
     吆五喝六的声音,就从屋子里开始此起彼伏,震得屋子嗡嗡直响。
     做为表演赛,阿布将裴行俨杀得落花流水、汗流满面。
     阿布酒量不怎样,但干起手指头上的活,十个裴行俨也不是对手。
     前世的阿布,做为一名两年军营三年军校四年特行的军人,是很少饮酒。
     但是,每回探亲回家,也会有拿着茶缸子喝酒的日子。
     到后来干特勤,那也算是入了社会,喝酒交际也是必要的工作手段。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他时常得保持清醒,除了减少酒精摄入量,还得想办法少喝。
     国内的时候,苦练酒拳。
     在国外,对各种酒场上的战法,知之熟之甚多。
     划拳,为什么也叫猜拳?
     那就是猜测、判断、找规律、算概率、揣摩对方心理。
     甚至,有时候还要设置陷阱诱拳,特别是遇到那种喜欢算概率、找规律、抓老拳的主。
     酒场,也是战场。
     是手、眼、心、法的综合应运,拼的是智慧、气势、机变、经验。
     阿布契郎,一战成名,有了“拳神”的称号!
     “做为彻底的边民子弟,他怎么就那么神呢?”
     裴行俨,疑惑不解。
     苏有方,佩服得五体投地。
     麦梦才,坚决不服。
     其他人,已经醉倒在地。
     ……
     所有人,星散。
     阿布醉醺醺地拉住同样东倒西歪的苏有方。
     “大嘴,你……你……你老实跟我交代,”
     “那……那都拔的………都拔的小老婆,你将人家如何了……哦,不对,……你要将人家……如何?”
     “啊,我……哈哈……我睡了她……我要她做我小……小老婆……暖被窝……”
     “啊呀!不好!”
     苏大嘴感觉不对,立时住口。
     登时之间,酒醒了一半。
     傻眼地看着样有醉意,但目光清明、锐利的阿布契郎。
     “我,我……”
     “哈哈哈哈……”
     “好了,我知道了,记住了,藏起来,只能做小老婆。”
     “这次饶过你,下不为例,好好珍惜!”
     阿布狂笑一阵,然后重重地拍了拍这个好兄弟的肩膀,在卫队的簇拥中,走进夜色。
     独留下苏大嘴,和老虎,呆立在门口。
     抢掠,奸淫,可是死罪!
     古代军队,没有专门的思想管理机构和人员。
     但是,并不是说没有思想管理。
     从大中国老祖宗有军队开始,就非常重视军队思想、作风的管理。
     《孙子.计篇》中,孙子把战争制胜的条件归纳为道、天、地、将、法这五个方面
     道,在首位,是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孙子说,“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孟子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兵,来源于民,是对战争胜负起直接作用的主体。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民和兵是统一的一个整体,特别是在大隋时代兵民合一的年代。
     所以说,兵民是否对战争有正确的理解,是否赞成、拥护、参与军事行动,无疑是一支军队军事力量的根本所在。
     陈胜吴广“揭竿大泽”,他们拉武装、建军队,提出了“伐无道、诛暴秦”的思想口号。
     宋江的梁山泊,打出的旗号是“替天行道”。
     岳飞的岳家军,除了军法约束,更是通过主将个人的言传身教,灌输给将士们何为兵之道。
     “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
     戚继光的戚家军,成军的首要之务,就是正确的思想教育,其所谓“正心术”、“立志向”、“习武艺”、“以保民为职,以安国保民为念。”
     曹操郑重其事的“割发代首”,同样也是在教育士兵们,爱惜民力、遵守纪律、洁身自好的重要性。
     而阿布前世的人民军队,更是将“为民”思想工作,做到了世界级高度。
     阿布,太明白思想教育和养成,对一支正规军队的重要性了。
    喜欢。
  

第135章 军队的养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