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阁老要是还犹豫,不妨想想家里的父母妻儿。
     京中最近不太平,要是真出点什么事,王爷可不一定能顾得上。”
     这话彻底戳中了卫辞的底线,但他依旧没有动怒,只是抬眸看向太监,语气平淡:
     “到了王府,本官自然会跟王爷好好商议。”
     听到这话太监也没再说什么,只是在心里暗骂卫辞不识抬举,觉得卫辞这是看不起他一个太监。
     接下来一路卫辞都没找到好的机会传递消息出去。
     他靠在车壁上,闭上眼,脑海中飞速盘算着到了瑞王府该如何与瑞王周旋。
     如何才能既稳住对方,先全身而退再说。
     马车轱辘轱辘地转着,很快驶进了瑞王府。
     府中戒备森严,廊下的侍卫腰间都配着利刃,眼神警惕,显然是早有准备。
     瑞王坐在正厅的太师椅上,手里把玩着一枚成色极佳的玉扳指,
     见卫辞进来立刻起身相迎,语气热络得有些反常:
     “卫阁老来了,快坐!本王仰慕卫阁老已久,可惜一直没有机会和阁老促膝长谈。”
     卫辞没有急着落座,而是先对着瑞王拱手行礼,语气不卑不亢:
     “王爷客气了,微臣才疏学浅,实在当不起王爷的仰慕,王爷的话真是折煞微臣了。”
     瑞王脸上笑意依旧亲切,语气更是十分温和:
     “卫大人这话说得就见外了,你在吏部多年,理清了多少桩积年旧案。
     连父皇都赞说,‘吏治清明,离不开卫卿。
     这‘才疏学浅四个字,若从别人嘴里说出来还罢了。
     从大人嘴里说,本王看是卫大人故意折煞本王才对。”
     卫辞却道:
     “王爷抬举了,臣不过是按律办事,尽本分罢了,不值一提。
     能得陛下认可,那是陛下厚爱,也是臣的福气。
     倒是王爷曾在京中主持赈灾,百姓们都念着王爷的好呢。”
     这话看似恭维,实则是提醒瑞王,你眼下的名声是靠赈灾得来的。
     若敢行谋逆之事,那一切好名声就前功尽弃。
     瑞王当然明白卫辞的意思,他把玩玉扳指的动作慢了几分:
     “百姓的事本王自然放在心上,可眼下有件更要紧的事,本王想跟大人聊聊,大人请先坐。”
     卫辞没在推拒,他顺势坐下:
     “王爷请说,微臣洗耳恭听。”
     瑞王轻声道:
     “大人也知道,父皇病重多日,太医署那边束手无策,本王实在担忧父皇。”
     卫辞垂眸掩去眼底的冷意:
     “王爷一片孝心,真是令人感动。”
     这话卫辞说的很诚心,但瑞王心虚,总觉得卫辞是在阴阳怪气,
     他身子向前倾了倾,目光如鹰隼般锁住卫辞:
     “卫大人,你是聪明人,本王也不想跟你兜圈子了。
     父皇怕是撑不了多久了,可秦珩那个小儿才十一岁。
     连奏折上的典故都要询问大人,将来如何能执掌这万里江山?”
     瑞王终于演不下去,戳破了伪装。
     卫辞抬眸直视瑞王,眼底多了几分警惕:
     “王爷此言差矣,太子是陛下亲立的储君,天资聪颖。
     微臣身为太子太傅,定会尽心教导,助太子早日亲政。
     再说,朝中还有首辅大人、沈阁老,还有刚任兵部尚书的赵将军,定能辅佐太子稳住朝局。”
     “赵猛?”
     瑞王嗤笑一声,指尖的玉扳指在案上轻轻一磕,发出清脆的声响,
     “不过是个靠外戚身份上位的莽夫,他懂什么朝堂制衡?
     至于黄首辅和沈阁老,一个年迈体弱,一个只求自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真到了关键时刻,哪一个能靠得住?”
     说着瑞王又 向前凑了凑,声音压得更低,带着赤裸裸的利诱:
     “卫大人,你在朝中摸爬滚打这么多年,该知道‘良禽择木而栖的道理。
     你若是肯归顺本王,等本王登基,内阁首辅之位立刻给你。
     吏部的权力依旧归你管,到时候,你卫辞就是大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可比现在苦守着一个年幼的太子,强上百倍!”
     卫辞沉默不语,但眼神中却有不认同之色。
     瑞王本也没指望三言两语能说动卫辞,见卫辞丝毫不心动,他接着又道:
     “本王知道卫大人对太子一片忠心,可大人有没有想过。
     太子现在年幼,面对大人的忠心自是感激的,但将来呢?
     大人在吏部多年,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又入了内阁,掌着部分朝政。
     你一心帮太子,或许能撑个三五年,可三五年后呢?
     等太子长大,还会记得你今日的功劳吗?
     恐怕他只会觉得大人把持朝政,欺瞒幼主。
     等他亲政,大人的下场,又会好哪去呢?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道理,大人应该不用我来教吧。”
     瑞王说到这顿了顿,看卫辞一脸若有所思,真把他的话听进去了。
     他微微一笑,才又接着道:
     “可你若是归顺本王,情况就不一样了。
     本王向你保证,只要你帮本王登基,卫大人就是从龙之功。
     本王日后不仅会重用大人,还会重用卫大人的门生故吏。
     至于赵猛,不过是个莽夫,等本王掌权,随便找个由头就能撤了他的职。”
     卫辞脸上浮现出犹豫不决的神色,但最终他还是一咬牙道:
     “王爷,微臣不能背叛太子!”
     此言一出瑞王的脸色彻底冷了下来,案上的鎏金香炉似乎都跟着冷了几分:
     “卫大人,你这是要跟本王硬抗?你以为今日你能顺顺利利走出这瑞王府吗?”
     厅外传来侍卫拔刀的轻响,卫辞知道瑞王这是动了杀心。
     他心中一紧,却没有慌乱,反而缓缓放下茶杯,语气软了几分:
     “王爷息怒。臣并非要跟王爷硬抗,只是此事事关重大,臣…实在难以决断。”
     他故意顿了顿,眼神里添了几分挣扎:
     “王爷说的话,臣不是没听进去,首辅之位,门生故吏的前程,还有家人的平安,臣都记在心里。
     可臣毕竟是太子太傅,若是骤然倒向王爷,天下人会如何议论臣?后世史书又会如何写臣?”
     见卫辞语气松动,瑞王眼底闪过一丝喜色。
     他盯着卫辞的脸,看他眉头微蹙,眼神闪烁,显然是被说动了。
     只是碍于“名声”二字在犹豫,他心中暗笑。
     果然再正直的官员也抵不过权力的诱惑,卫辞也不例外。
    喜欢。
  

第393章 流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