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行事,岂不是要让各部互生嫌隙?
     周侍郎在兵部当差九年,从主事做到侍郎,粮草调度、军械清点的流程烂熟于心。
     去年就是他补上了北境粮道的漏洞,这样的人才能让兵部安稳运转啊!”
     说着,吕阁老偷偷瞥了眼昌泰帝的神色,见陛下眉头微蹙,又赶紧补充:
     “臣并非质疑赵将军的战功,只是尚书一职,需得‘稳字当头。
     眼下陛下龙体欠安,朝堂更容不得半分差错。
     若用了赵猛,万一他一时意气用事,耽误了军国大事,臣等万死难辞其咎啊!”
     这番话既捧了周侍郎,又暗指卫辞选人不顾朝堂安稳。
     连“陛下龙体”都搬了出来,可谓字字诛心。
     李阁老在旁连忙点头附和:
     “吕大人说得极是!兵部是国之柱石,绝不能交给只会逞匹夫之勇的人。
     臣也觉得周侍郎合适,还请陛下三思!”
     卫辞却没有急着跟吕阁老和李阁老争执。
     只垂着眼观察陛下的神色,连一丝一毫都不放过。
     果然,在李、吕二人反复提及“合适人选”时,昌泰帝的眼神悄悄冷了下来?
     手指在锦被上轻轻敲击,那是他不耐烦时的习惯动作。
     卫辞心中越发了然,陛下从来没动过换储的念头。
     昨日驳回太子监国,不是对太子不满,嫌弃太子年幼。
     而是在钓鱼,在给太子铺路,他要知道他病重期间,可有人动了别的心思。
     吕阁老和李阁老按理来说不该看不出来陛下的心思。
     可陛下突然重病,还一副命不久矣的模样惊到了两人。
     也让他们有了别的心思,他们年龄都大了。
     卫辞又极受陛下看重,他还是太子的老师。
     若是陛下崩逝,以卫辞的地位很可能越过他们,坐上次辅的位置。
     两人这是着急了,加上昨日陛下对太子监国的驳斥。
     让他们看到了一丝新的希望,这才急着反对增加太子的势力。
     完全忘了伴君如伴虎,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今天才轻而易举就在陛下面前露了心思。
     李、吕二人还在喋喋不休,黄首辅和沈思之也老神在在的站在后面后面,仿佛今天这场争论跟他们没关系。
     就在这时昌泰帝突然抬手打断,声音虽虚弱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够了。”
     寝殿瞬间安静下来,连窗外的风声都清晰可闻。
     昌泰帝看向卫辞,眼神依旧凌厉:
     “卫卿,你可还坚持推举赵猛?”
     卫辞依旧躬身回答:
     “陛下,臣坚持。”
     这次他连原因都不说了,昌泰帝的目光扫过脸色微变的李、吕二人:
     “既如此,传朕旨意,擢升赵猛为兵部尚书,即刻走马上任。”
     此话一出,李阁老和吕阁老如遭雷击,僵在原地说不出话来。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陛下竟然真的选了赵猛!
    喜欢。
  

第390章 裁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