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乃是朝廷允准甚至十分支持的事。
孙富贵很快得到了批假,高高兴兴跟卫家人告辞后启程回乡了。
孙富贵回家很是风光了一回,别看他在卫辞几人中是金榜题名最晚的。
但在他家乡那是妥妥的青年才俊,要知道连大名鼎鼎的唐伯虎也是二十九了才考中解元。
孙富贵虚岁才三十就已经金榜题名,这不是青年才俊是什么。
天底下又有几个卫辞那样的人才,十九岁就能连中六元,名满天下。
三十岁就坐上三品侍郎之位,简在帝心。
普通人三十岁能得中桂榜就已经很不错了。
其实像卫辞这样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的也有自己的苦恼。
那就是他立在朝廷实在太年轻了些,一看就很不稳重。
为了增加自己的稳重感,卫辞开始考虑要不要开始留点胡须。
古人大多是二十岁行完冠礼就开始留须。
因为古代男性行完冠礼就代表着成年,。
成年后留胡子被视为“男子气概”和“成熟”的象征。
再加上《孝经》中也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观念。
因此很多男性成年后会逐渐留起胡子,不再随意剃须。
就连审美偏向清俊的魏晋时期,部分男性会修剪胡须,但整体也以留须为常态。
卫辞已经过了而立之年还没留须在当下社会才是异类。
可卫辞实在不喜自己胡子拉碴的模样,所以一直坚持不留须。
如今他连孩子都有了,也开始考虑是不是留须更好些。
最终卫辞决定给自己留唇须,唇须是生长在嘴唇上方的胡子,也是最常见的胡子类型之一。
卫辞蓄起胡须后,依旧是朝堂上最靓的崽。
虽然昌泰帝并不像先帝颜控晚期,但长得好看的谁不愿意多看几眼呢。
更何况卫辞还不是死读书不知变通的书呆子。
立于朝堂,他总是能第一时间洞悉昌泰帝的想法,并积极打出配合。
随着时间的流逝,昌泰帝对卫辞也越来越看重。
要不是他刚升任刑部侍郎不久,昌泰帝早就再让卫辞的位置动一动了。
朝中各位大臣的眼睛都是明亮的。
大家都知道以卫辞如今在昌泰帝心中的位置,他入阁只是时间的问题。
可不像当年的封大人,本也有很大的机会入阁,最后却被算计的连官都丢了。
平静的日子时光总是过得格外快,倏忽三载,如指间流沙。
平平安安已经能跑能跳会说话了,两个小孩每天在家里叽叽喳喳,吵的人没安生的时候。
兄弟俩虽是双胞胎,但性格并不像。
平平活泼情商高,小小年纪已经十分会说好听的话哄人,能把人哄的晕头转向。
安安比之轻轻略显安静,但他是个很有主见的小孩子,虽然话不多,说话做事却颇有章法。
这三年卫辞没有只忙着升官发财忽视两个孩子的教育。
他经常抽出时间陪两个孩子玩耍,并暗中观察两人的性格。
打算针对两人性格的不同,因材施教。
一日下值后卫辞想到明天是休沐日,便打算带平平安安到京郊走一趟,认认稻田。
他不想把孩子养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所以在平平安安渐渐长大会说话后,就经常带两人到自己的农庄去玩耍。
近期还打算在农庄开辟一小块地,亲自带着两个孩子种点粮食和菜。
何琇莹对此颇有意见,觉得平平安安才四岁,哪能去种什么地。
就是普通庄户人家,也没有让四岁的小孩去种地的。
卫辞无奈解释:
“我不是真的要带他们兄弟两个去种地,指望他们两个能种什么?
我只是想带着他们在玩的时候认识些五谷,让他们知道种地是个什么流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且他们感觉到了种地的辛苦,说不定将来读书也能更刻苦些。”
何琇莹还是不认可丈夫的这些歪理,她听婆婆说丈夫从小到大也没下过地。
现在却要四岁的儿子跑去种地,这是什么道理?
可当时卫辞没下地干过活是因为卫家本也没几亩地,都不够卫岳和卫木匠忙活的。
另外那时卫家也不靠种地吃饭,卫辞自然也就没机会下地干活。
再说了卫辞是两世为人,不用亲自感知乎种地的辛苦他也知道发奋读书。
可平平安安是真正的小孩子,卫辞自然要教他们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
也要让他们亲自感受到农民的辛苦,才能更好的激发他们读书的欲望。
何琇莹对此不理解卫辞也没多浪费口舌。
左右他要带平平安安去农庄,何琇莹也不会坚决反对。
可卫辞忘了小孩子其实很敏锐的,他们能察觉到大人的情绪。
平平本就不喜欢去京郊的农庄,因为上次去农庄由于他玩的太快乐,竟然与跟着他的下人玩起来“捉迷藏”。
直接凭借着人小跑得快,藏的快,一眨眼的功夫他就偷偷躲了起来。
导致跟着他的下人吓得脸色惨白,连爬带滚的跑去叫人,大声嚷嚷着大少爷不见了。
卫辞听到消息也吓得不轻,连忙命人四处找他。
可平平藏在草垛里,听着外面的人四处喊他的名字却觉得很好玩很刺激。
更加不愿意出来了,卫辞久久找不到平平急的甚至发动了附近的村民帮着找人。
最后还是附近村里的一个小孩发现了平平,这才把他薅出来。
当时卫辞早就被惊的心都快跳出胸口了。
因此在知道平平是故意躲起来不出声时。
他二话不说立刻扒下他的裤子,狠狠打了他几巴掌。
把平平打的鬼哭狼嚎不算,事后为了让平平长记性,卫辞还把他赶去菜地捉虫,并亲自监督。
平平虽然胆大不怕虫子,可地里热啊。
被卫辞亲自逼着捉了几天的虫子,整得平平对农庄心理阴影都出来了。
从那以后,他再也不想去农庄玩了。
但卫辞说要去平平又不拗不过,因此在察觉到娘亲也不乐意让他去农庄时。
平平立刻拉着何琇莹撒起了娇:
“娘,平平不要离开娘,平平要跟娘在一起。”
说完他还抱着何琇莹的大腿不放。
喜欢。
第336章 任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