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怕雨水渗进宣纸。
34;没什么,34; 苏明远摇头,34;只是觉得,无论是烤鸡还是写字,古人讲究的 39; 礼39;,说到底都是对生活的用心。34;
弹幕里忽然有人刷:34;苏先生,陈浩然在隔壁直播说你 39; 作秀 39;!34;
苏明远挑眉,对着镜头朗声道:34;陈公子若觉得是作秀,不妨也来默写一段?明远备好了徽墨宣纸,随时恭候。34; 他忽然蘸饱墨汁,在 34;礼毕,主人拜送宾34; 后添了句小字:34;附言:闻隔壁有异议,望共勉之。34;
【哈哈哈哈!苏先生这是正面刚啊!】
【陈浩然敢接招算我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建议苏先生出本《怼人文言手册》!】
雨势最急时,长卷已写至尾声。苏明远望着 34;存其礼,传其神,此乃吾辈之责34; 几句,忽然想起李芳曾说 34;娱乐圈不需要真相,只需要传奇34;,指尖不由得一顿。他转头望向站在门边的李芳,她正借着手机屏幕的光看他写字,眼角的细纹里竟带着几分难得的温柔。
34;李姑娘,34; 他忽然开口,34;你说现代人总说 39; 仪式感 39;,其实和古人的 39; 礼39;,是不是一个意思?34;
李芳一愣,随即笑道:34;大概吧。不过古人的 39; 礼39; 太繁琐,现代人的 39; 仪式感 39;......34; 她忽然指着直播间里满屏的 34;加油34; 弹幕,34;更热闹些。34;
苏明远点头,提笔写下最后一个字。当 34;文明根脉34; 四字落在纸上时,窗外的雨忽然停了,月光从云缝里漏出来,在长卷上织出一片银色的锦缎。他放下笔,活动着手腕,忽然听见弹幕里有人问:34;苏先生,写了两万字,手不酸吗?34;
34;酸自然是酸的,34; 他笑着晃了晃手腕,34;不过想起《永乐大典》的编纂者们,用十年光阴写成两万两千卷书,这点酸又算什么?34; 他忽然指着长卷上的某个墨点,34;诸位看,这滴墨晕开的样子,像不像古人说的 39; 墨池 39;?34;
【苏先生果然是文化人,连墨点都能说出典故!】
【忽然有点感动,原来古人的智慧离我们这么近。】
【陈浩然还在吗?脸疼吗?】
直播间的时钟指向凌晨两点,苏明远终于在长卷末端落下落款。他望着自己的字,忽然想起庆朝状元及第时,在金銮殿上写的那篇《治国策》—— 那时他写得端端正正,满脑子都是 34;致君尧舜上34; 的抱负,却不曾想有朝一日,会在现代的直播间里,为一群素未谋面的 34;看官34; 默写古籍。
34;好了,34; 他对着镜头一拱手,34;今日的 39; 作业 39; 算是交了。若有谬误,还望诸位看官不吝赐教。34; 他忽然瞥见小助理抱着长卷打哈欠,不禁笑道,34;时候不早了,大家早些歇息,明日......34; 他忽然想起什么,嘴角上扬,34;明日咱们换个轻松的,教大家写 39; 福39; 字如何?34;
弹幕里立刻刷起 34;好!34; 的字样。
收拾笔墨时,苏明远忽然发现镇纸下压着张纸条,是林婉儿的字迹:34;雨中写字,当心着凉。34; 他笑着将纸条折好放进袖口,抬头望向窗外 —— 月亮已经升得很高,老槐树的影子在青石板上摇曳,像一幅会动的水墨画。
他忽然想起第一次在小剧场表演时,台下只有七八个观众,如今却有千万人隔着屏幕看他写字。原来有些东西,真的能跨越时空,就像这宣纸上的墨痕,无论过多少年,都依然鲜活。
34;走吧,34; 他对李芳说,34;去喝碗绿豆汤,驱驱暑气。34;
李芳看着他手腕上的墨渍,忽然笑道:34;先洗洗手吧,你这模样,倒像是从古代穿越而来的墨魂。34;
苏明远望着自己沾满墨汁的指尖,忽然轻笑出声:34;或许...... 我本来就是呢。34;
月光下,四合院的门轴发出 34;吱呀34; 一声。某个直播间的弹幕里,有人忽然问:34;你们说,苏先生会不会真的是从明朝来的?34; 立刻有人回复:34;管他是从哪儿来的,能让我们看见老祖宗的东西,就是好样的!34;
而在四合院的书房里,那幅默写着《永乐大典》的长卷正静静舒展着,墨香混着雨后的青草味,悄悄漫过窗棂,流向更深的夜色。
喜欢。
第68章 默写《永乐大典》片段[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