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50章 寒门匠光(上)[2/2页]

大梁神秘巨商 北极圈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秦文心中叫苦不迭,只得硬着头皮,目光扫过窗外远处那些穿着寒酸却眼神明亮的学子身影,再掠过室内几位锦衣大儒,心中一股莫名的激荡涌起。
     他深吸一口气,踱至窗边,望着院中萧瑟秋景,沉吟片刻,一首融合了前人悲慨与现世期望的诗句脱口而出,声音低沉而清晰: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百川今有活水来,半工半读破寒窗。
     莫道书生空议论,匠心有技可兴邦!
     他巧妙糅合了高适赠别的雄浑、秦韬玉贫女的辛酸,最后落脚于百川书院“半工半读”的新路与“技可兴邦”的期望。诗句一出,满室寂静。
     远景先生第一个抚掌,眼中满是激赏:
     “好!好一个‘匠心有技可兴邦!秦公子此诗,道尽寒窗之苦,更点破新学之望!字字珠玑,发人深省!”
     陈观涛口中反复咀嚼着诗句,尤其是那“蓬门未识绮罗香”之句,字字如锤,敲打着他的心扉。他出身寒微,也曾经历过囊萤映雪的苦楚,诗中那份寒门学子的辛酸与无奈,他感同身受。
     而结尾两句的昂扬与期许,又带着一种破茧而出的力量。他看向秦文的目光,第一次带上了复杂的审视与一丝难以言喻的震动。
     “秦公子,”陈观涛的声音竟有几分沙哑,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
     “有此才情,此等胸襟,实不该埋没于商贾之中。若公子愿拜入老夫门下,潜心向学,假以时日,状元及第,探囊取物耳!”
     这已是这位古板大儒所能给出的最高赞誉与期许。
     秦文心中警铃大作,连忙深揖一礼,姿态放得极低:
     “陈老厚爱,秦文铭感五内!然晚辈才疏学浅,方才不过偶得俚句,实不敢当先生谬赞。
     在座诸位先生,皆是秦文求之不得的良师。只是…”
     他话锋一转,语气坦诚而坚定,
     “秦文志不在此。仕途宦海,非我所愿。唯愿尽己所能,为这天下寒门子弟,多开一扇窗,多铺一条路。
     若先生真有意栽培英才,这百川书院中,璞玉良才,何止万千?正待先生慧眼雕琢!”
     这番话既全了陈观涛的颜面,又明确表达了志向,更将“教书育人”的橄榄枝抛了回去。
     “陈先生,秦公子之才,可不止于诗词。”
     百川先生适时接话,指着众人手中的玻璃杯,
     “便是这巧夺天工的琉璃盏,这醇烈无双的杯中物,皆是出自秦公子一手创立的——太福祥!”
     “太福祥?!”三声惊呼几乎同时响起。
     赵明诚猛地放下酒杯,眼中精光爆射,那沉稳的面具第一次碎裂,露出难以置信的惊容:
     “你…你便是太福祥的东家?那赤阳城下大破党项,蛮族大都挫败北燕的太福祥少东家?”
    喜欢。
  

第350章 寒门匠光(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