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书房内,檀香袅袅。王百万,这位王家的掌舵人,听完长子王明轩的禀报,老神在在地呷了口雨前龙井。
“父亲,您不觉得…这粮,太过顺利了些?”王明轩眉头微蹙,带着一丝疑虑,“那楚化杰,前有求雨不成,后又闹出‘药茶的笑柄,按说该是惊弓之鸟,战战兢兢才是。可他今日交割,爽利得…简直像巴不得赶紧脱手。”
“顺利?”王百万放下茶盏,嘴角扯出一抹冷峭的弧度,“顺利才好!真金白银买回来的粮食,货真价实。他楚化杰敢定八百文的官价,自己昧下多少差价?哼,待此事风头稍过,老夫定要叫他连本带利吐出来!至于他本人…求雨不成,又惹出这等风波,你以为他项上人头还能安稳几时?”他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父亲明鉴。只是…那十五万两‘额外的银子,如何要回?总不能明着去讨要。”王明轩担忧道。
“这有何难?”王百万抚掌轻笑,眼中精光闪动,“就说那楚化杰仗着粮差身份,强行索贿!我王家心系黎民,唯恐其不放粮赈灾,致使流民饿殍遍野,为大局计,不得不忍痛割肉,虚与委蛇!此等‘委屈,自当向朝廷陈情!”他早已想好了退路和攻讦之词。
“老爷,王大掌柜求见。”门外仆役通传。
“让他进来。”王百万收敛神色。在书房见客,规矩自然比前厅更严些。
王大童躬身进来,先规规矩矩给王百万父子磕了头,才起身回话:“老爷,少爷。”
“交割都妥了?”王百万问道。
“回老爷,交割文书都签押了,粮食随时可提。”王大童面露难色,“只是…这粮食存放成了大麻烦。官仓只放粮,不管存。咱们自家的库房,根本塞不下这么多!”
“码头仓库呢?那边库容极大。”王百万皱眉。
“小的昨日就去问了,”王大童苦着脸,“码头的大仓,早被白家包圆了!堆满了他们制白糖的原料,小山似的,根本摞不起来,占满了地方,一粒米也塞不进去了!”
“白家…”王百万哼了一声,“也不知走了什么狗屎运,弄到那白糖方子,日进斗金,连仓库都霸得这般紧实。”
“听说那方子,是从太福祥偷摸弄来的…”王明轩低声补充了一句。
“哼,上不得台面的勾当!”王百万不屑地啐了一口,随即烦恼地敲着桌面,“罢了,眼下之急是存粮!先寻几块地势高的空地,露天存放!如今天气尚可,短时无雨之忧。要紧的是快些出手!今年多地绝收,粮价只会看涨!”他虽如此说,但露天存粮的风险,他心知肚明。
“可父亲,万一…天有不测风云…”王明轩忧心忡忡。
“那你说怎么办?”王百万烦躁地反问,“库房塞不下,码头没空仓,除了空地,还能放哪里?只能赌一把了!”他语气中透着几分无奈和冒险的决绝。
同样的仓储困局,也死死缠住了李、白两家。白家虽占了码头大仓,但堆满了价比黄金的白糖原料,粮食同样无处安放。李家更是不堪,只能硬着头皮寻些破庙、场院暂存。
而就在世家粮商们为仓储焦头烂额之际,京都粮价非但未因官粮放出而回落,反而在几家大粮行的默契推动下,逆势攀升至一两五钱一石的天价!恐慌情绪在百姓中蔓延。
静德皇太后寝宫,檀香幽静。楚化杰恭敬地跪在光洁的金砖地上,额头触地。
“起来吧。”太后温和的声音自珠帘后传来。
“谢太后恩典。”楚化杰起身,垂手侍立一旁,姿态谦卑至极。
“事情,都办妥帖了?”太后问道,语气平淡无波。
“回太后,托太后洪福,一切顺利。”楚化杰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既是紧张,也是激动,“总计放出常平仓陈粮三百万石,得银贰佰四十万两,已悉数解入国库。另…另有三家私下奉上的‘心意,合计四十五万两,也已如数转交内务府总管张公公。”他不敢有丝毫隐瞒。
“嗯,办得不错。”太后微微颔首,“哀家自当重重赏你。”
话音刚落,一名身着宫装的侍女手捧一个覆着红绸的托盘,款步而出。红绸掀开,三十枚足色官银锭整齐码放,银光熠熠,晃得楚化杰眼睛都有些发花。
“臣…臣谢太后厚赏!”楚化杰再次跪倒,声音哽咽。他一个从六品小官,年俸不过百两,在京都赁屋而居,供养家小已是捉襟见肘。这三百两白银,对他而言无异
第331章 粮局翻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