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15章 寒庐瓜香[2/2页]

大梁神秘巨商 北极圈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亲手侍弄的,今早才摘下,几位待会儿尝尝鲜。”
     秦文目光落在那几个甜瓜上,瓜形饱满匀称,青黄皮色过渡自然,纹理清晰,显是精心打理的结果。“尊夫人好手艺,”他由衷赞道,“观此瓜品相,光照均匀,定时翻动,或悬吊生长,方能如此周正。这般成色,便是送入宫中充作贡品,也当得起了。”
     “哦?秦公子还精于此道?”远景好奇地追问。
     百川先生脸上闪过一丝复杂的愧色,长叹一声:“秦公子好眼力。不瞒诸位,内子种此瓜…本是想托人送入京中,为书院…疏通一二。奈何…这些年百川江河日下,朝中衮衮诸公,谁还看得上这穷酸书院的一点瓜果?” 话语中的苦涩,沉甸甸地压了下来。
     “腹中擂鼓了,”秦文适时岔开话题,率先坐下,“先生,请。”
     这一餐,是秦文穿越以来吃得最为沉重的一顿。粟粥寡淡无味,馒头粗粝拉喉,腌菜咸得发苦。他沉默地咀嚼着,目光扫过那些学子。他们小心翼翼地剥着鸡蛋壳,一小口一小口地吃着,仿佛在品尝什么稀世珍馐。
     有人偷偷将半个馒头藏进袖中,眼神警惕地瞄着周围。饥饿,如同无形的影子,笼罩在这方寸食舍之内。与外间世家豪宴上动辄几十道珍馐、食不厌精的奢靡相比,此间景象,恍如隔世。
     碗筷将尽,百川先生放下粥碗,双手扶膝,脊背似乎又佝偻了几分。他望着窗外荒芜的院落,声音苍凉而疲惫:“百川书院沦落至此…皆老朽之过矣。”
     他缓缓道出往事。原名李明远,明景四年金榜状元,才名动京华。然因不屑攀附门阀世家,空有满腹经纶,竟无实职可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最终只在余杭得了个八品判官厅公事的微末差事,仍受尽排挤。彼时家资尚丰,加之一些同样被世家排挤的官员、商贾襄助,倾尽所有,方建起这百川书院,欲为天下寒门开一线之明。
     明景帝时,书院得晋城州衙每年两千两银子贴补,尚能维持。至顺昌帝,虽支持渐微,亦未断供。
     然自今上永兴帝登基,州衙贴补彻底断绝。朝廷取士,愈发重门第而轻才学。世家大族更视百川为异类,处处打压。门庭日渐冷落,束修微薄难继,屋舍倾颓无力修缮。
     “全靠赵大人这些年私下接济些银钱米粮,才苟延残喘至今…老朽,愧对当年襄助的仁人志士,愧对这些寒窗苦读的学子啊!”
     百川先生语带哽咽,老泪纵横。远景先生亦是唏嘘不已。赵开瑞默然,他这县令能挪用的钱粮,终究是杯水车薪。
     秦文静静听着,指尖无意识敲击着粗糙的桌面。商人逐利的天性在脑中飞速盘算:投资一个濒临倒闭的书院,短期内纯属赔本买卖。这些学子,大多不通实务,更不懂他那些“格物”之学。然而…寒门学子坚韧,求知若渴,若稍加引导,未必不能成为太福祥工坊急需的管事、账房学徒,甚至…未来新式学堂的基石?一个念头渐渐成型。
     他放下筷子,目光扫过那些面黄肌瘦却眼神清亮的学子,最终落在百川先生脸上,语气平静却带着分量:“先生,往事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这百川学院现在这样子,跟先生关系不大,不过是这大梁的制度而已。”
     秦文知道,哪怕是前世,也是如此,寒门难出贵子。
    喜欢。
  

第315章 寒庐瓜香[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