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7章 骊山地宫的最后机关锁[1/2页]

一统天下的帝王 天苍山脉的苍沼桐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嬴政踏进他宏大的死亡宫殿时,尚不知自己命数将尽。
     >幽深甬道两侧的青铜鲛人灯次第亮起,映着他愈发清癯的脸庞。
     >眼前是耗费七十万刑徒血汗打造的玄宫核心——巨大的青铜浑天仪在黑暗中缓缓转动,水银灌注的江河百川在脚下奔流不息。
     >当少府令献上象征永恒掌控的九窍玲珑锁钥,他枯瘦手指抚过冰凉的青铜纹路,忽然想起当年邯郸破庙里那柄护身的残剑。
     >机关锁扣合瞬间,地底深处传来百万民夫亡魂的隐隐哀鸣……
     
     骊山北麓,深秋的风已带上了刺骨的寒意,卷着枯黄的落叶,打着旋儿扑向那被无数夯土方台环绕的巨大封土冢。这庞大陵墓如同蛰伏的巨兽,在铅灰色的天穹下无声地积蓄着令人窒息的威严。通往地宫深处的甬道入口,如同巨兽微张的咽喉,黑沉沉地镶嵌在山体之下。两列玄甲锐士肃立甬道两侧,青铜长戟笔直向天,冰冷的锋刃反射着天光,沉默如铁铸的雕像,唯有甲叶在风过时发出细碎而沉重的摩擦声,空气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沉重的车轮碾过特意铺设的平整青石板,发出单调而压抑的辘辘声。象征皇帝威仪的六驾玄辇缓缓停下。帷幕被侍者无声地掀起一角,一股混合着深层泥土、冷石以及某种难以言喻的、仿佛来自亘古地底的阴湿气息扑面而来。嬴政的身影出现在车辕旁。他身着玄色深衣,上绣十二章纹,腰间束着镶玉金带,身形却比数月前巡狩归来时更显清癯。冠冕垂下的十二旒白玉珠在他眼前微微晃动,遮住了他深陷眼窝中的眸光,那里面仿佛蕴藏着一片深不可测的寒潭,唯有偶尔闪过的锐利光芒,才能穿透珠帘的遮蔽,刺破周遭的幽暗。
     少府令章邯,这个执掌帝国庞大工程与皇室府库的重臣,早已率一众工师跪伏在冰冷潮湿的甬道口。他双手高高捧起一个巨大的紫檀木托盘,上面覆盖着明黄色的锦缎。“臣章邯,恭迎皇帝陛下!地宫玄宫核心,九窍玲珑锁钥已备,请陛下亲启‘天机!”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入口处激起微弱的回响,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紧绷。
     嬴政的目光掠过章邯低垂的后颈,落在那被锦缎覆盖的托盘上,没有丝毫停留。他微微颔首,动作幅度小得几乎难以察觉。侍立车旁的中车府令赵高立刻趋前一步,伸出保养得宜、略显苍白的手,轻轻搀住了皇帝的手臂。那手臂隔着几层衣料,仍能感受到一种异常的纤细和骨感。
     “陛下,甬道深邃湿滑,臣……”赵高的声音细柔谨慎。
     嬴政却手臂一沉,摆脱了赵高的搀扶。他深吸了一口地宫入口处那混合着土腥与金属锈蚀的空气,那气息冰冷地灌入肺腑,似乎暂时驱散了连日批阅奏牍带来的沉滞与烦闷。“朕尚能行。”他的声音低沉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像一把锈迹斑斑却依旧沉重的青铜古剑。他抬步,率先踏入了那条吞噬光明的甬道。
     就在他脚步落下的瞬间,甬道两侧石壁高处,陡然亮起两排幽蓝色的火光!那并非寻常松明或油脂灯盏,而是一盏盏精心铸造的青铜鲛人灯。鲛人造型诡异,人身鱼尾,双臂高举过头顶,合捧着一颗硕大的、半透明的“鲛珠”。此刻,鲛珠内部正幽幽燃烧着蓝色的火焰,光线并不明亮,却异常稳定、冰冷,毫无暖意。仿佛是感应到了帝王的驾临,这些深嵌在石壁里的鲛人灯,一盏接一盏,次第向幽暗的地宫深处亮去,连绵不绝,如同一道诡异的蓝色星河,瞬间撕开了浓稠的黑暗。幽蓝的光映在嬴政的脸上,清晰地勾勒出他高耸的颧骨和深深凹陷下去的眼窝,那常年紧抿的薄唇此刻更显出一条冷硬的直线。玄色深衣上的十二章纹在蓝光下仿佛活了过来,龙、华虫、宗彝……那些象征无上权力的图案在幽暗中微微蠕动。
     脚下的青石板路异常平整宽阔,足以并行数辆战车。两侧的石壁高耸,上面布满了巨大而抽象的几何浮雕纹路,似云雷,似蟠螭,又似某种玄奥的星图轨迹,在鲛人灯幽蓝的光线下投射出扭曲跳动的巨大阴影,如同蛰伏的远古巨兽在石壁上游走。甬道极深,仿佛直通地心,只有前方那不断延伸的蓝色光点,引诱着人不断深入。脚步声在空旷的通道里被无限放大,每一步都带着沉闷的回响,敲打在每个人的心头。嬴政走得很慢,步履却异常稳定。他身后,赵高、章邯以及数名心腹大臣和近侍,屏息凝神,小心翼翼地跟随,连衣袍摩擦的声音都极力克制,生怕惊扰了这地底幽境的死寂,也惊扰了帝王深不可测的心绪。
     甬道仿佛没有尽头。时间在这里失去了意义。不知走了多久,前方豁然开朗。
     一个巨大得令人灵魂震颤的空间骤然出现在众人面前!这便是地宫的核心——玄宫。
     玄宫之巨,穹顶之高远,仿佛将整座骊山的内部掏空。抬头仰望,那穹窿状的顶部并非平坦,而是由无数经过精确计算、层层叠叠收束的巨大条石拱券而成,形成一个浑圆的天穹意象。穹顶之上,镶嵌着无数颗大小不一的宝石,在下方灯火的映照下,闪烁着幽微而璀璨的冷光,赫然构成了一幅完整而壮丽的星图!北斗居中,二十八宿环绕,银河横亘……这是将整个天宇倒扣在了地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然而,最令人心神俱裂的,却是玄宫中央那缓缓转动的庞然大物——青铜浑天仪。它并非后世所见精巧的模型,而是一座庞大到需要仰视的、真正由青铜铸造的宇宙象征。巨大的青铜圆环交错嵌套,环上密布着星宿标识,其表面覆盖着厚厚的、闪烁着幽暗光泽的墨绿色铜锈,无声地诉说着自身材质的古老与沉重。这巨物并非静止,而是在某种难以想象的、埋藏于地底深处的精妙机关驱动下,以肉眼几乎难以察觉的速度,缓慢而恒久地旋转着,发出低沉如大地叹息般的“嗡…嗡…”声,那声音仿佛直接敲打在人的骨髓深处。
     浑天仪下方,环绕基座,是另一番惊心动魄的景象——水银灌注的江河百川!巨大的凹槽如同大地的血脉,在幽光下反射着流动的、沉重而诡异的银白色光泽。黄河九曲,长江浩荡,五岳耸峙其间(以巨大铜山象征),百川归海……帝国的壮丽山河,被浓缩在这冰冷的液态金属之中,循环流淌,永不止息。浓烈到刺鼻的汞蒸汽弥漫在空气中,带着一种甜腻的、令人眩晕的窒息感。几盏巨大的青铜灯树矗立在“河岸”关键位置,树形灯盏上燃烧着熊熊烈火,火光跳跃,将流动的水银映照得波光粼粼,也将那青铜浑天仪巨大而缓慢转动的阴影,投射在四周高耸的岩壁上,如同亘古巨神在舞蹈。
     “陛下请看,”章邯的声音带着激动和敬畏的颤抖,打破了这机械运转与汞流低语交织成的宏大死寂。他引着嬴政的目光,投向浑天仪基座正前方一个凸起的青铜平台。平台中心,静静安置着一个物件。那是一个形状极其繁复精密的青铜构件,大小如成年男子头颅,整体呈浑圆的多面球体状,表面并非光滑,而是布满了无数细密如发、层层嵌套、凹凸起伏的沟壑与凸起。这些纹路绝非装饰,它们彼此咬合,构成了一个肉眼看去几乎无法理清头绪的迷宫。在球体核心位置,镶嵌着一块打磨得温润无比、内蕴金芒的罕见黄玉,仿佛是这复杂迷宫唯一平静的核心。
     “此乃‘九窍玲珑锁钥,陛下!”章邯的声音在巨大的空间里显得异常清晰,“此锁由墨家钜子遗脉与公输家顶尖巧匠,穷尽数载心血,以失蜡法精铸而成,内含九重连环机括,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此锁一旦嵌入浑天仪核心基座,非陛下掌中这唯一契合之匙,天地倾覆亦不能开启!它将彻底锁死这‘天机运转之枢,永镇地宫!”他再次跪下,将那紫檀木托盘高举过头顶,托盘中,一枚形制同样繁复无比、与锁芯严丝合缝的青铜钥匙,在幽光下闪烁着冷硬而神秘的光泽。
     嬴政的目光,如同被磁石吸引,牢牢地锁在那枚“九窍玲珑锁钥”上。那冰冷、复杂、象征着绝对掌控与永恒封禁的青铜造物,似乎唤醒了他灵魂深处某种沉寂已久的悸动。他缓缓地、几乎不受控制地抬起右手。那只手,曾挥斥方遒,指点江山,覆灭六国,此刻却枯瘦得关节分明,皮肤紧贴着骨骼,透出一种病态的苍白,唯有指节处因常年握持竹简批阅而留下的厚茧依旧坚硬。
     当他的指尖终于触碰到锁钥那冰凉而繁复的青铜表面时,一股奇异的、仿佛来自灵魂深处的战栗感,顺着指尖的神经瞬间蔓延至全身。那不是恐惧,而是一种混杂着极度掌控欲和某种更深邃、更难以名状之物的复杂感受。指尖下凹凸起伏、冰冷坚硬的青铜纹路,粗糙而真实,带着金属特有的质感。就在这一瞬间,记忆的闸门被这股冰冷的触感猛地冲开!
     眼前宏伟得令人窒息的地宫、缓慢转动的青铜宇宙、流淌的水银山河…所有这些辉煌的幻象骤然褪色、扭曲、碎裂!取而代之的,是数十年前赵国邯郸那个风雪交加的冬夜。刺骨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刮过破败的城隍庙,腐朽的窗棂在风中发出呜咽般的悲鸣。小小的他,蜷缩在冰冷刺骨的干草堆里,母亲赵姬用单薄的身体紧紧护着他,身体因寒冷和恐惧而剧烈地颤抖。黑暗中,粗重的脚步声和兵刃拖曳在冻硬地面上的刮擦声

第47章 骊山地宫的最后机关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