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陛下,东郡太守、河南郡太守上奏,今年雨水较往年同期大了至少三成,水位上涨提前,导致疏浚河道进展不顺。”
     早朝上,来自各个郡县的奏报传到刘彻眼前,东郡和河南郡的奏报被他单独挑了出来。
     “负责疏浚河道的水工可有奏报传来?”
     水工徐伯被派去统筹黄河中下游的河道疏浚工作,以他的专业水准,写出来的奏报更能让刘彻放心。
     “回陛下,水工徐伯的奏报昨夜刚刚传回。”
     “呈上来。”
     刘彻接过来奏折,刻意让表情逐渐变得阴沉。
     水工徐伯的奏折中,对于情况的预估更加危险,降雨增多带来的不仅是阻碍河道清淤,而且有带来洪水的可能。
     奏折中,徐伯列举了往年洪水发生时的降雨情况,指出今年的雨水较往年同期要更大一些,如果情况一直持续到七八月份,
     黄河沿岸很有可能发生比以往更加严重的洪水,建议立即加大疏浚河道的工作力度。
     看看,这就是专业!
     不愧是祖上和大禹一起治过水的,摆事实,讲道理,做预估,给建议,
     一整套流程丝滑流畅。
     “来人,把水工的奏折拿给各位大臣看看。”
     奏折并不长,很快就能看完。
     现在的纸张还属于稀缺品,没有哪个大臣会像明朝的刑部主事茹太素那样,给朱元璋写份一万七千字的奏折,看到六千多字的时候还让朱元璋搞不懂他究竟想说什么,
     刘彻要是遇到这种事,恐怕也要派人打他一顿。
     陆鸣拿着奏折,对徐伯的业务水平由衷的感到敬佩,
     更没有想到,东郡和河南郡这些地方对往年的雨水情况都有记载,
     果然,历史悠久不是靠嘴说的。
     这些实打实的记载,传承有序的脉络,能够互为佐证的文物和遗迹,才能证明历史真的存在过。
     亚里士多德和他的羊皮纸真是超越时代的神奇存在。
     “陛下,臣建议召令各郡立即加派人手,赶在雨季到来之前完成河道疏浚工作,以防洪灾发生。
     朝廷也要派人进行支援,避免耽误当地百姓春耕。”
     现在还不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雨季,受到东南季风的影响,六月到八月才是降雨集中并且强度大的时候,
     尤其是河南郡等地,这一时期容易出现持续性的暴雨,那时才是最危险的时候。
     现在粮食也收了,钱也存了,东郡等地也主动上报雨水较大的信息,
     是时候全力应对灾害,向水灾宣战了。
     “陛下,臣认为此奏折有些危言耸听,如今不过是春季,雨水相较往年大了一点而已,怎么能推测出夏季雨水也会增大呢。
     如今正是春耕之时,大规模调动民力必然影响当地百姓耕种,
     就算由朝廷派人奔赴当地,地方又该如何接待,还是会影响百姓耕种。
     还请陛下慎重,不宜在此时期大规模调动民力。”
     出言反对的是御史中丞,掌管监察之权。
     在他之后,陆续又有几位官员站出来表示反对,理由基本都一样,
     现在正是春耕的时候,在疏浚河道上投入太多精力会影响百姓耕种,
     洪水只是一个小小水工的猜测,理由

第700章 今年雨水大[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