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这...这如何是好?34;副将面如土色。
祖大寿闭上眼睛,长叹一声。他想起孙承宗的嘱托,想起朝廷的期望,更想起那些在城墙上挥汗如雨的百姓。
34;传令下去,34;他猛地睁开眼睛,目光如炬,34;全军戒备,准备迎敌!34;
城外的皇太极,正骑在高头大马上,冷眼遥望这座摇摇欲坠的孤城。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34;祖大寿,这次看你还往哪里逃!34;
崇祯四年八月初六,大凌河城外的原野上,五万后金铁骑与蒙古骑兵如潮水般涌来。皇太极站在高处,望着这座岌岌可危的孤城,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一挥手,八旗将士立即行动起来,准备环城挖掘四道壕沟,筑起一丈多高的土墙。转眼间,大凌河城就被围得水泄不通,如同一只铁桶。
城墙上,祖大寿面色凝重。他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敌军,心中涌起一阵绝望。更糟糕的是,城内的粮食已经所剩无几。此前的一万石存粮,经过一个多月的消耗,如今仅够支撑数日。
34;将军,怎么办?34;副将焦急地问道。
祖大寿沉默片刻,咬牙道:34;派人出城突围,向锦州求援!34;
几次试探性突围,都被后金军无情击退。明军将士们眼睁睁地看着希望一点点破灭,城中顿时陷入一片恐慌。
后金军此次围城,带来了一个令明军震惊的变化——成建制的火器部队。明清战争的局面,就此被彻底改变。
八月初十,后金军以火炮相逼,率先招降了大凌河城西和城南的两座台堡。炮声轰鸣中,把总、生员各一人被俘,男丁121人、女子21人举手投降,43头牛马驴成了后金的战利品。
八月十二日,红衣大炮的轰鸣声再次响起。大凌河城西南外的一座台堡,在炮弹的狂轰滥炸下,炸死明军士兵一人,剩余28人乖乖投降。
最令人胆寒的是八月十三日的战斗。后金炮队绕至城东,对两座台堡进行炮击。一座台堡尚未遭遇炮击,守军便吓得提前请降,68名男女和35头牲畜成了俘虏。另一座台堡的守军稍作抵抗,6人阵亡后,剩余人员在突围途中被后金骑兵全歼。
八月十五日,大凌河城北一座台堡的明军黄姓把总,率男女56人出堡投降。次日,后金军出动红衣大炮一门、大将军炮20门,对城外一座驻扎近百名明军的台堡实施猛烈炮击。炮声中,30名明军士兵倒在血泊中。剩余60余人在夜色掩护下突围,却遭到后金骑兵的截杀。最终,只有一人被俘,9人阵亡,40余匹马匹、骆驼和其他牲畜被缴获。
城内的祖大寿,听着此起彼伏的炮声,面色愈发凝重。他知道,这场围城战才刚刚开始。
八月十六日凌晨六时,大凌河城头还笼罩在晨雾中。突然,河面上响起密集的炮声,祖大寿从梦中惊醒,披甲冲上城墙。透过薄雾,隐约可见上百艘三桅沙船逆流而上,船头火炮喷吐火舌,将逼近的后金骑兵炸得人仰马翻。
34;是明军!34;老将浑浊的眼中迸发出精光。大凌河城与大凌河主河道直线距离约五里,此刻正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
周皋、张杰各率
第259章 紧急送粮[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