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赵剑抱拳:“赵剑布局乃为天下苍生,青州如此之乱,朝廷一时无力平息,州郡也是自身难保。
     赵剑本应光明正大,但我现在是一介平民,不得已而为之啊!”
     郑玄点点头:“侯爷用心良苦啊!听闻侯爷辞官为民,老夫当时甚是惋惜。
     看来,侯爷依然是心系百姓啊!”
     “先生不必如此称呼,赵剑是一介平民,已没有侯爷的身份了。”
     “侯爷只是龙行潜底,他日还会一飞冲天的!老夫如此称呼,是替东莱百姓,也是替老夫上百弟子感谢侯爷啊!
     若不是侯爷稳定了东莱郡,这个冬季老夫和上百弟子恐怕就要啃树皮了。”
     最后的话,郑玄说的很是诚恳、郑重!
     赵剑也是郑重的点点头,据史料记载,郑玄与门人数百人迁至不其山避难,后因粮食匮乏,不得不解散诸生。
     赵剑神情严肃说道:“可叹的是,天下度不过这个冬季的地方还很多!”
     “先生,赵剑此来一是久仰先生大名,特来拜访,想聆听先生的教诲。
     二来,平定东莱之乱容易,但要长治久安,就不是容易的事了。
     赵剑是一武人,能护乡里,却不知如何让仓廪实、教化行。
     先生博通古今,弟子遍布天下,能否为东莱荐一位太守?
     不必有经天纬地之才,只要肯实心为民,赵剑保他政令通行。”
     屋内静了片刻,只有窗外的雪簌簌落着。
     郑玄忽然笑了:“侯爷倒是敢想。郡守是朝廷任命官员,你我都是一介布衣,岂能任命,又岂能举荐?
     岂不是逆君之举?”
     赵剑摇摇头:“赵剑也曾为官,始终是忠君之臣。但,无以依靠朝廷时,赵剑愿背负这‘逆君骂名!”
     “侯爷有如此为民之心,老夫岂能辜负!北海人王修(修读作xiū),字叔治,以好学、品行端正闻名,曾在北海郡当地讲学,与孔融交好。
     孔融任北海相后,多次征召他为官,他起初推辞,此次因战乱出任孔融麾下主簿,参与治理地方。
     今年夏时来不其山,与我论《春秋》,说‘政在去私,语气虽烈,眼里却有悲悯。
     此人可当。只是他如今在孔北海手下,就看侯爷能否说动了?”
     赵剑一笑:“先生这是给我出题呀?孔融请出的人,我岂能去挖墙脚。
     先生莫非再无人选?”
     郑玄笑了笑:“北海朱虚人

第268章 郑玄荐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