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34;宣武门外首善书院乃大理寺卿邹元标早年间讲学所在,平日里往来无白丁...34;
     此话一出,首辅方从哲脸上的表情便是为之一紧,眼神也变得犀利起来。
     早在万历七年,朝廷便由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正式出台政令,将民间私人书院定为34;违禁34;。
     对于这在京师颇有名望的34;首善书院34;他自是早有耳闻,但往昔朝野间的34;斗争34;尚存些许底线,借以维系文人之间的体面。
     倘若自己以此发难,日后在士林间的名望?
     一时间,方从哲便是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饱经沧桑的脸上再度涌现了浓浓的纠结。
     瞧着眼见似是左右为难的内阁首辅,一门心思想要改换门庭的阮大铖不由得心中一动,旋即壮着胆子,不置可否的拱手道:34;魏大人叮嘱下官,向元辅问好..34;
     言罢,阮大铖也不待眼前的内阁首辅有所反应,直接头也不回的告辞离去,脚步很是急促。
     34;老爷,这?34;片刻过后,从旁伺候的老管家也是反应了过来,赶忙凑上前,颇有些紧张的追问道。
     对于耳畔旁的呼喝声,首辅方从哲并没有理会,只是轻轻摇头,脸上的表情很是耐人寻味。
     34;东林党,果然人才辈出...34;
     ...
     ...
     乾清宫暖阁。
     34;这么说,阮大铖已是去见了元辅?34;轻轻将手中奏本搁置,身着常服的朱由校神色淡然的朝着身旁的御马监提督太监魏忠贤问道。
     34;陛下所言甚是。34;
     34;奴婢手下的番子,亲眼盯着阮大铖进了元辅的府邸。34;闻声,日渐深沉的老太监不敢怠慢,忙是眼疾手快的替朱由校重新研墨,并规规矩矩的回禀道。
     这阮大铖倒是个聪明人,仅凭一封书信便是猜到了他的身份,并且毫不犹豫的做出了34;改换门庭34;的决断。
     这份魄力,颇有些他当年挥刀自宫的感觉了。
     34;如此甚好..34;对于咄咄逼人的东林党,朱由校实在是不胜其烦,但奈何其终究根深蒂固,短时间内无法将其一网打尽,只好徐徐图之。
     34;但奴婢只怕宗室那边..34;
     解铃还须系铃人。
     对于当下沸沸扬扬的34;红丸案34;,首辅方从哲只需以34;首善书院34;进行反击,便可瞬间赢回朝局的主动权,至少也能立于不败之地。
     但对于东林党人奏请宗室出京一事,仅靠首辅方从哲以及34;改换门庭34;的阮大铖,还无法消除其影响。
     34;王伴伴..34;没有在意魏忠贤脸上溢于言表的惊忧,案牍后的年轻天子轻轻一笑,转而看向身旁沉默不语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
     有些34;龌龊事34;,交由魏忠贤来处理最为合适不过;但有些事,却需要王安这位大裆,亲自出面。
     34;还请陛下放心。34;像是猜到了朱由校心中所想一般,面色白皙的司礼监掌印便是上前一步,意有所指的躬身道。
     京师喧嚣至此,他也该替天子,去慰问一番十王府中的三位34;皇叔34;了。
    喜欢。
  

第218章 人尽其才[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