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没有去研究那些高深莫测的水培、气培技术。
     他只是将自己几十年来的“土办法”,与“普罗米修斯”提供的公开数据相结合。
     他研究不同星球的尘土样本,分析其微量元素,然后根据地球上的“配土”经验,调配出最适合在空间站的离心机重力环境下,种植大夏人最爱吃的白菜、萝卜、西红柿的“星辰土壤”。
     他的第一个客户,是“天穹市”的一个小型生活舱。对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订购了一套他的“土壤改良方案”。
     半个月后,一抹鲜嫩的、带着泥土芬芳的绿色,在冰冷的太空舱里,顽强地生长了出来。
     当那个生活舱的工程师,吃到了第一口自己亲手种出来的、清脆爽口的太空黄瓜时,他激动得热泪盈眶。
     那种源自基因深处的、对土地和收获的喜悦,是任何合成营养膏都无法替代的。
     “神农后裔”的订单,瞬间爆炸了。
     王德福的公司,在短短三个月内,就成为了“天穹市”最大的“土壤解决方案”供应商。
     无数的“开拓者”飞船,在出发前,都会向他订购一套小型的“生态循环种植箱”,作为漫长星际旅行中,唯一的慰藉。
     王德福没有离开他的村子。他只是把自家的院子,扩建成了一个巨大的生态实验室。
     他每天依旧穿着那身洗得发白的旧布衫,光着脚踩在各种来自月球、火星、小行星的土壤样本里,吧嗒着旱烟,指挥着一群从全球顶尖大学请来的农业博士,进行着新一轮的实验。
     他的财富,以一种他自己都无法理解的速度,在“功34;勋体系”的账户里飞涨。但他毫不在意。他只在乎,今年他培育出的新品种“星际8号”土豆,能不能在木卫二的模拟环境下,顺利发芽。
     从黄土地,到星辰土。王德福,这个最传统的大夏农民,用他最质朴的方式,成为了星际大航海时代里,不可或缺的“后勤之王”。
     他的命运,如同他培育的种子,在新的土壤里,绽放出了远比过去更加璀璨的生命之花。
     李浩,是上都一家互联网大厂的程序员。30岁,发际线已经岌岌可危。他的人生,被“996”和KPI填满。
     他的梦想,是买一套上都市区的房子,然后还三十年的房贷。这个梦想,像一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
     发布会那天,他正在公司通宵加班,修复一个紧急的BUG。
     当李长夜宣布“全球公民红利基金”时,他麻木地看了一眼自己的账户。那个瞬间多出来的、足以让他全款买下三套房子的数字,让他产生了一种极不真实的荒谬感。
     他没有狂喜,也没有激动。他只是默默地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灯,第一次,认真地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第二天,他递交了辞职信。和他一起辞职的,还有他所在的整个项目组。
     他们没有像华尔街的精英那样去涂鸦狂欢,而是找了一个通宵营业的烧烤摊,喝得酩酊大醉。他们在泪水和酒嗝中,痛骂着过去那个为了生存而扭曲自己的岁月。
     酒醒之后,李浩和他的几个同事,用他们凑在一起的“功勋权重”,成立了一家名为“奇点代码”的软件公司。
     他们的业务,不是去开发什么惊天动地的黑科技,而是专门为那些新成立的、由外行组成的星际公司,提供“傻瓜式”的IT解决方案。
     “大哥,您是开采矿船的吧?您不懂代码没关系。您看我们这个‘一键挖矿APP,连接‘普罗米修斯的公开星图,自动规划最优航线,自动规避陨石流,自动计算燃料消耗和利润率。您只需要在屏幕上点一下‘开挖就行了!”
     “美女,您是做星际代购的?我们这套‘星际驿站系统,能实时追踪您在柯伊伯带买的‘彗星冰淇淋到哪儿了,保证全程冷链,到货自动提醒,支持‘功勋和‘实物双向支付!”
     他们的产品,简单、粗暴、有效。完美地切中了这个全民创业时代的最大痛点——无数人有梦想、有激情、有启动资金,但他们不懂技术。
     “奇点代码”的业务量,呈指数级增长。李浩他们不再需要加班。他们雇佣了更聪明的AI来为他们编写基础代码。他们把公司总部,搬到了一个风景秀丽的海滨城市。每天上午,他们在沙滩上开需求分析会,下午,冲浪、潜水、晒太阳,晚上,远程检查一下AI的工作进度。
     他们的财富,比过去“996”时,增长了数万倍。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找回了生活,找回了对技术最本源的热爱。
     他们不再是流水线上的“码农”,而是用代码,为这个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提供润滑与秩序的“工程师”。
     李浩最终也没有去买上都的房子。他用一笔不算太多的钱,买下了一艘小型的、二手的星际游艇。他计划在明年,带着他的团队,进行一次环太阳系的旅行。
     他的梦想,从一套房子,变成了一片星空。
    喜欢。
  

第350章 屹立东方的国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