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东海福都荟拍卖会。
     高朋满座。
     作为国内顶级拍卖会之一,受邀参加福都荟拍卖会的,几乎都是社会名流,知名的收藏家,以及各行业的顶尖富豪。
     此时,西装革履的职业拍卖师正在热情洋溢的介绍一件拍卖品。
     “这张《桃源图》是张大千泼墨泼彩画的代表作,与其生平最后的鸿篇巨制,现藏于台北故宫的《庐山图》为同一时期,同属张大千创作生涯的压卷之作,是举世难寻的名贵珍宝,现在开始竞拍,起拍价为八千万!”
     拍卖师的话音抑扬顿挫,大气恢宏。
     与此同时,场边的各路媒体记者举着相机对着展台上价值连城的画作疯狂按着快门。
     这是一个类似一个中型歌舞厅的拍卖现场,呈半圆形把展台包围,可以容纳三四百人的阶梯座位此时座无虚席。
     “陈董,你知道张大千吗?”
     “张大千是泼墨画家,书法家,大风堂派的创始人之一,二十世纪我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泼墨画工之一,被西方艺坛赞为“东方之笔”。”
     “他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其中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因其诗、书、画与齐白石、溥心畲齐名,故又并称为“南张北齐”和“南张北溥”。”
     拍卖会现场中间位置,虞姬颇为意外的扭头看了眼身边侃侃而谈的男人,明显诧异于对方的博学。
     陈良似乎猜到了她的想法,笑着解释道:“上大学时,我选修过艺术鉴赏这门课,老师专门讲过张大千。”
     实际上,他当年之所以选修这门课,并不是真对艺术感兴趣,而是因为这门课的美女多。
     虞姬恍然,继而笑问:“张大千的画作确实艺术价值很高,极具收藏价值,尤其这幅桃源图,更是他的压卷之作,错过了这次很可能再也没有机会。不知陈董有没有兴趣出手?”
     陈良环视一圈。
     “对这幅画感兴趣的人应该很多,我就不凑这个热闹了。”
     的确。
     拍卖师话音一落地,就有人迫不及待开始举牌。
     “九千万!”
     “98号先生,出价九千万!”
     “九千五百万!”
     “63号女士,出价九千五百万!”
     “九千八百万!”
     “一个亿!”
     竞拍价火箭般蹿升,不一会就突破了一亿大关,并且速度没有任何放缓的趋势。
     钱在这里,似乎和纸一样。
     “这幅画其实早在1987年就在港城苏富比拍卖会上卖过,当时就卖出了187万的价格,而现在叫价已经突破了一个亿……”
     虞姬似乎对这幅画不感兴趣,没有参与竞争的意思,轻声道:“陈董,你觉得这副画最终会以多少价格成交?”
     陈良表面上不动声色,可实际却难免有些咂舌。
     1987年卖出187万,现在拍卖虽没结束,可已经破了一亿大关。
     难怪那么多大佬热爱深藏,实际上这也是一门能够一本万利的投资生意啊!
     “我觉得一亿五千万应该差不多吧。”
     陈良猜测道,他对这行自然并不了解。
     虞姬笑了一下,没作声。
第361章 福都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