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有英军,可以说是环伺周围。
此时,“丰南号”已经全面停止粮食出海,对于兰芳国和文莱国的粮食缺口,要求他们从泰国等地购入。
货船没有空等货物的,从北方运送迁移人口来了之后,立即转载粮食北上。户部则在青岛、天津等地接收粮食,分散到各府粮库,尽可能保证这四省粮库都装满。
当官府动刀了,“惠农公司“彻底退出山西、河南等四省,有些将信将疑的人开始投亲靠友去了,与其被官府迁移到不愿意去的极北极南之地,不如自己找个有亲友的地方投靠。
此番大动干戈,若是北方没有按历史上记载出现清末大旱,沈云峰的名誉估计彻底毁了。
中国正在翻江倒海的进行人口大迁徙,忙的不亦乐乎,列强经过几个月的谈判拉扯,终于将围攻中国的兵力部署谈好。
日本出兵2万,此时日本的海军刚刚起步,并没有军舰可以参战,只能自顾自,用小型军舰和运兵船负责进攻山东。但是日本可以提供基地给列强的军舰,这是日本在谈判桌上的优势。
沙俄出兵20万,单独在外西北进攻,他的利益与他国不牵扯,所以沙俄在谈判桌上最为独立。但沙俄希望列强在南方进攻中国,能牵扯中国内地支援外西北的精力。至于外东北,沙俄打的算盘更精明,他要等南方取得胜利后,已经开始殖民中国,他再以极小的代价拿下外东北。
远征中国的海上主力还是英法两国,其余的几国也就能凑出二十来艘不同时代的战列舰,再加上各自国家的运兵船。
陆战士兵,英国出11万,法国出7万,美国出5万,意大利出1万,西班牙出2万,荷兰出2万,葡萄牙出5千。加上日本的2万,沿海预备登陆作战的总兵力达到31万5千人。
其中美国5万士兵先期运送到日本,西班牙从美洲殖民地出发,也负责对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作战。合计9万军队主攻山东半岛、上海和宁波等地。英国的太平洋舰队和西班牙的舰队负责海上的进攻和掩护。
英国从缅甸安排2万军队进攻中国云南。法国人出动5万军队和意大利1万军队从柬埔寨进攻原安南,牵扯丰南号的军队。
英军9万人,法军2万人,荷兰2万人加上葡萄牙5千人,进攻南方沿海的香港、汕尾、汕头等地,吸取上次教训,不轻易深入,在海边城市站稳脚跟,连线成片再说。
另外,英国在缅甸殖民地的当地军队约2万人作为后备军,法国在柬埔寨的当地军队组织1万人作为后备军。东印度公司的兵力随时根据战局再进行调用。
此次英法投入之大,已经实际上超过了克里米亚战争,远征中国的费用远远要高于在黑海作战。
但是两次远征失败,两次赎回俘虏的军队,等于耻辱写在了英法两国的脸上,所以,即使谈判中两国在派遣军舰和兵力上是远远超过其他国家,但最终他们还是干了。
喜欢。
第559章 开始山西移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