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25章 水寇的战歌[1/2页]

一个刀客的成长史 风须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他说着话,就去墙上摘了自己一副画像,小心卷好、双手奉上,又是打趣道:“膜拜可以,可别让人烧纸呀!”
     “诺,”简雍抹了把冷汗;心道,自己这个帮主不光不干事、脸皮还厚如城墙。
     不过,想到能够一展抱负、不受制衡,他心里反而又十分庆幸自己辅佐的人是李三九。
     …
     岳阳,西码头外
     江面之上,千帆云集;斗大的“樊”字旗,耀武扬威。
     这里确切说来,已属于洞庭湖;这里也是樊应天从未曾来到过的地方。
     十五年前,樊应天的母亲过世了,他也再没有了羁绊;他用他的武勇、他的血性、他的智慧,用一年的时间从山城一路打到了洞庭湖口;打的长江水匪望风而降,打出了一个‘翻江龙的的赫赫威名。
     只要再一鼓作气打下洞庭湖,他樊应天就有了一片进可攻、退可守的根据地;他樊应天就是江南水上数一数二的枭雄。
     程巍“恰逢其时”地给他划了一道红线,樊应天怎么可能会任人限制自己的自由?然后,荆州水师出兵了,怒不可遏的樊应天一口气打进了荆州水师的大营。
     事后,损兵折将的樊应天,却不得不在战胜之际接受了朝庭的招安。他恢复了三个月,程家的水面力量却是在三个月的时间,已发展到足够跟他叫板。
     加上成千上万的洞庭湖水寇,他樊应天砸锅卖铁凑出两千人,甚至不够给程家塞牙缝。
     如今,
     十四年过去了,樊应天终于得偿所愿,能够大大方方的进来洞庭湖。
     “哐、哐、哐——”无数跟随樊应天打天下的人,兴奋地拿短刀击打着,自己手里的藤条盾牌。更有甚者,流在了热泪——他们再也不用每日龟缩在大江之畔,再也不用为朝廷水军的动静提心吊胆。
     艨艟上、斗船上,两千多人和唱着水匪的短歌:
     “老子生来,最是贫贱;”
     “食不果腹、衣不避寒。”
     “爹娘教我,一心向善;”
     “不偷不抢,不拐不骗。”
     “是非不招,便宜不赚;”
     “任打任骂,唾面自干。”
     “天为刀俎,地为砧板;”
     “我为君子,生存艰难。”
     “四邻笑我,五亲疏远;”
     “老大无妻,父母不全。”
     “想要当官,苦无门路;”
     “想要为商,不会行骗;”
     “卖力为工,受人克扣;”
     “勤恳种田,听人讥言。”
     “无奈落草,大大开眼;”
     “想要出头,为祸人间。”
     “杀人放火,人人敬畏;”
     “坐地要钱,能见笑颜!”
     “滚滚江水,东去不返;”
     “老子做贼,志比金坚。”
     “刀山火海,风口浪尖;”
     “血雨腥风,铤而走险。”
     “我为男儿,一身虎胆;”
     “九死不侮,笑傲人间。”
     “哈哈哈——”
     “……”
     …
     “他们唱的什么?”李三九听着闹哄的声音,不由去问樊晓。
     “是战歌,”樊晓一脸肃然道,“我们水军中,每个人都是

第225章 水寇的战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