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映得眼中波光流转,34;本相要让田间耕作的农夫之子,也能与世家子弟同席论道!34;
李德林抚须沉吟:34;大人,办学耗资巨大,且世家必然阻扰...34;话未说完,杨国奇已抽出腰间佩剑,寒光闪过,案上竹简被劈作两半。34;阻扰?34;他冷笑,剑锋直指天际,34;现今尉迟迥之乱,本相连他的数十万叛军都不惧,还怕几个书呆子?34;
苏威见杨国奇鬓角青筋暴起,知他旧疾又犯,忙递上温好的药汤。杨国奇接过一饮而尽,苦药味在口中散开,却不及心中的苦涩。想起前日查获的贪腐案,涉案官员半数出自世家,那些人捧着朝廷俸禄,却在暗中勾结外敌,他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34;苏大人,公辅兄34;杨国奇将药碗重重放在案上,34;科举之事,刻不容缓。34;他的声音突然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34;杨某征战半生,见过太多百姓流离失所。若能让寒门子弟有出头之日,天下百姓便会站在本相这一边,即便士族与吾为敌、又有何惧?34;
窗外暮色渐浓,晚风卷着落花扑进屋内。李德林望着杨国奇被烛火拉长的身影,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初见时,那个在战场上纵马挥刀的少年将军,眼中也是这般炽热的光芒。那时他便知,此人必将搅动风云,却不想他率先要做的竟是要改写延续千年的选官制度。
34;丞相大人,科举虽好,却需万全之策。34;苏威斟酌着字句,34;譬如考试科目,是考经义还是策论?又该如何防止世家暗中操控?34;
杨国奇眉头紧皱,摩挲着剑柄陷入沉思。这确实是个难题,若考试内容仍以儒家经典为主,世家子弟凭借家学渊源,依旧占据优势。他忽然想起青州那个沙地上练字的孩童,灵光乍现:34;考实物!34;他猛地抬头,眼中光芒大盛,34;农田水利、赋税治理、军情防务,让考生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34;
李德林眼睛一亮:34;妙啊!如此一来,死读书的世家子弟未必占优,真正有治国才能者就能脱颖而出!34;
苏威却仍有忧虑:34;可考试题目如何保密?若世家提前得知,岂不是...34;
34;密封试卷!用数字编号代替姓名34;杨国奇不等他说完,便脱口而出,34;考生姓名籍贯一律密封,由专人誊抄试卷,考官不知考生身份,杜绝徇私舞弊!34;他越说越兴奋,在屋内来回踱步,袍角带起的风将案上文书吹得哗哗作响。
夜色渐深,三人仍在热烈讨论。烛泪滴落在案上,凝成蜿蜒的泪痕,却不及他们胸中翻涌的豪情。当第一缕晨光刺破云层时,杨国奇望着窗外渐醒的城市,握紧了拳头。他知道,一场震动天下的变革,即将拉开帷幕……
喜欢。
第一百六十三章 科举肇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