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奇望着案头堆积如山的奏章,只觉太阳穴突突直跳。青铜烛台上的牛油蜡烛已燃至尽头,烛泪凝结成奇形怪状的冰棱,映着窗外熹微的晨光。昨夜批阅的荐人奏折在案上投下阴影,仿佛无数双贪婪的眼睛正盯着他。
34;老爷,该吃早饭了。34;珠儿姑娘端着青瓷碗进来,见杨国奇面容憔悴,欲言又止。
杨国奇摆摆手,将最后一本《高颎荐余庆则书》合上。这已经是第七次收到高颎的举荐,这位杨坚的得力干将似乎铁了心要将余庆则推上重要职位。相比之下,郑译推荐的郑虎郑豹兄弟、刘昉保荐的小舅子吴能,那些奏章里的溢美之词简直肉麻得让人作呕。
“珠儿姑娘,吩咐韩圣让他把李大人请来。34;杨国奇揉着自己的眉心吩咐道。
李德林踏入相府时,正撞见刘昉的马车绝尘而去。这位内史大夫的车辕上装饰着鎏金辟邪,车轮碾过青石板发出刺耳的声响。李德林望着车辙印,忽然想起三年前刘昉因贪污被弹劾时,正是杨坚力保他过关。
34;丞相可是为荐人之事烦恼?34;李德林将《齐民要术》放在案头,目光扫过那些堆砌成山的举荐奏折。
34;这宇文招及其党羽一倒台,可是空出了不少重要职位。有些人的心思就开始活动啦!”杨国奇指着书案上一摞一摞的举荐奏章苦笑着说道,“高颎荐余庆则,郑译举郑氏双雄,刘昉推吴能......满朝文武恨不得将三亲六戚都塞进朝堂。34;他抽出高颎的奏折,34;你看,这已经是第七次了。34;
李德林翻开奏折,余庆则的履历在晨光中显得格外耀眼:34;余庆则,字不详,少以勇烈闻......34;他突然停住,手指划过34;开府仪同三司34;的字样,34;丞相可知,余庆则与高颎是同年进士?34;
杨坚点头:34;正是因此,我才犹豫。高颎荐贤不避亲,可是余庆则真有大才吗?34;
李德林沉吟片刻,从袖中取出张素笺:34;丞相可听过39;连坐法39;?34;他蘸着茶水在案上写下34;连坐34;二字,34;若被荐者无能或贪腐,举荐人同罪。34;
杨坚瞳孔骤然收缩:34;此法太过严苛......”
34;乱世需用重典。34;李德林打断他,34;当年曹操唯才是举,不也成就霸业?34;他的手指划过34;连坐34;二字,34;丞相可令举荐人签署《奖惩连坐书》,若被荐者称职,举荐人受赏;若被荐者渎职,举荐人连坐。34;
杨国奇沉默不语,目光落在高颎的奏折上。余庆则的画像从折页间露出一角,浓眉大眼,英气逼人。他忽然想起高颎说过的话:34;余庆则有万夫不当之勇,更兼谋略过人。34;
34;好!34;杨国奇猛地拍案,震得烛台歪斜,34;就依公辅兄之计!34;
诏令颁布的那日,朝房之内热闹非凡。郑译的堂弟郑虎正在吹嘘自己即将担任的要职,忽见郑译慌慌张张跑来:34;不好了!丞相要我们这些举荐人签署《连坐书》!34;
郑虎脸色大变:34;什么?若我们兄弟犯错,堂兄你也要受罚?34;
郑译听后擦了一把脸上的汗,忙如捣蒜般点头。刘昉听后,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心中犹如翻江倒海一般大惊失色。他那小舅子平日里的德行,他再清楚不过了
第一百三十六章 荐贤风云(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