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邱尚书清了清嗓子,继续道:
“相信陛下已经看到,今年税收同比往年多了近两成,尤其是梅州泖港市舶司上交的数目,足足比往年多了近一半,可见如今这泖港海贸之繁荣,钱货来往数目之巨大。鉴于我景国刚与梁国大战一场,军民器械兵甲皆有损失,遂,南三省海商联合会体国之艰难,陛下之忧心,上书情愿,恳求朝廷应允,今年再加税一成,以资国用,并永为常例。请愿书再次,请陛下过目。”
说罢,邱尚书从袖袋里摸出一册文书出来,双手呈于御案前。
女皇接过文书,拆开火漆封口,展开来看去。
“自请加税!”
“好事啊,今年年关好过啦!”
“老夫那拖欠的兵甲费应该有着落了。”
趁着女皇看文书内容的当口,房中其余几个官员也在就此事小声议论着,无不是面露兴奋之色。这廷议其实并不要像朝会那样严肃,只要不大声喧哗,讨论一般是允许的。
女皇浏览一遍手中文书,其内容的确与邱尚书所述大致无二,最后还附上税款的概数,以及南三省海商联合会全体主事的签名。
这确是好事一件!至少从表面看没啥毛病,年近岁逼,国朝用钱的地方很多,还要为来年留下盈余,这多加的一成税款倒真是锦上添花了,为国朝减轻了不少压力。
“各位臣公,”女皇还想再多听听众臣们的意见,“你们对此如何看待啊?”
“老臣认为此事乃立国之举,当以认可。”一个大臣起身抱拳道。
“老臣附议!”
“老臣附议。老臣以为,对于南三省海商联合会的义商,朝廷应予以嘉奖,以鼓励其爱国之义举,彰显朝廷之气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臣附议,此为善举,此举定能激励举国官民百姓为国出力。”
一众大臣皆起身附议,没有一个否定此事。
“唔,诸位的意见,朕明白了。”众臣亦都如此,女皇表态愈加审慎。
沉思片刻,她将请愿书放在御案上看向邱尚书,“邱尚书——”
“臣在!”
“你先拟个折子上来,朕看看。后日朝会,朕会当着群臣公布此事,届时你可上书奏陈,其他臣公若有不同见解,亦可上书阐明。”
“臣,遵旨!”
邱尚书与一众大臣皆躬身应是。
“好,姑且这么定下了。”女皇左手轻轻搭在龙纹雕花扶手上,调整了姿态,“还有何事?诸卿尽可道来。”
“臣有一事。”一白发老者出列,行礼说道。
“公输尚书,有事请讲,不必拘礼。朕虽新继大统,但与诸位老臣却也相识多年。朕,虽比不得先皇宽德仁厚,但自认也算通情明理,虚心纳谏。这廷议不比朝议,诸卿都是肱骨重臣,所以日后廷议议事,诸卿都不必拘礼,尽可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说罢,女皇徐徐起身,踱步走出御案,来到几位大臣前,面对几位景国重臣。
“烦请诸卿辅佐朕,君臣齐心,中兴景国。”女皇缓缓低身,对着一众老臣深鞠一礼。
接下来的廷议气氛明显愈加热烈。终究是两朝老臣,气度官体自是拿捏到位,即使意见不一,却也做到各自陈述利弊,说起话来更是平心静气,稳重得体。
对于女皇提出的问题,众臣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派君臣相得,君圣臣贤的和谐气氛。
廷议的热烈讨论一直持续到天近晌午,在愉快地共进了午膳后,众臣尽皆告辞离去。
“一群老狐狸!”
凝望空荡荡的玉梳宫,女皇慵懒倚在已为她铺好锦褥的卧榻边,唇角轻蔑一笑。
说一半藏一半,话里有话,话里套话,机锋玄机无处不在。此等为官之道,被这些官场老油子们玩得那是一个通透。
跟这帮老家伙打交道的这个把时辰里,女皇感觉好像比批了一天的奏折都要累。
是心累!一个个摆出道貌岸然,好为人师的嘴脸。真当朕没见过你们的真面目吗!?
记得儿时,淮王叔就时常悄悄领着自己躲在暗处,偷看父皇与这些老臣开廷议。
父皇面前,这些个老家伙又是另一副嘴脸:一个个讨要起度支(部门预算)来那叫一个声嘶力竭,丑态百出。论起国事,经常吵的面红耳赤,口沫横飞。
为何这些人会如此?还不是欺负父皇耳根子软,好说话么!同样的一群人,又为何在朕面前换了一副嘴脸?
当然是因为朕,真的会动刀子么?女皇纤指轻揉锦褥,上面悠悠飘出香薰安神的味道。
朝廷诸公私下里都管朕叫什么?只当朕真的不知道?
“暴君……女祸”!女皇莞尔一笑。朕不在乎,只要别摆明说出口,朕真的不在乎!
国微民困了两代景国,被北方恶邻压制了数十年的景国,需要一个强权的君主。
女皇抽出一张信纸,执笔拈毫,开始在纸上书写起来。
封好信笺,女皇对着门口招呼了一声:“青雁——”
“臣在!”一名身材高挑,一身暗红劲装的女子如同鬼魅般应声出现在女皇御案前,单膝跪地,对女皇抱拳行礼。
“加急送往清风阁,告诉沈阁主,朕要最快得到答案,价码任他开。”
女皇捻着信笺,交于青雁,后者珍而重之,把信笺装进腰间黄铜信筒内。
“臣定不辱命!”对着女皇深施一礼,青雁飘然而去。
待青雁离开后,女皇拧眉沉思了片刻,而后对着门外喊了声“来人!”
“陛下,有何吩咐?”一名内侍应声入殿。
“宣赤衣卫指挥使来御书房见朕。”
“是,陛下。”那内侍躬身应是,倒退着出了御书房。
一切安排妥当,女皇稍感安心,她总是有种莫名的预感,加税之事并没有表面上看的那么简单。女人本就直觉敏锐,更何况女皇在这方面更显突出。
那种面对危险与不祥时的预感,屡次帮助她化险为夷,此次感应如此强烈,怎不令她审慎行事。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皇城落锁的鼓声早已响过,皇宫各处都已亮起了灯火。而在御书房里,景国女皇墨欣兰依旧伏案在批阅着各种文书。
久立身后的年轻内宦,将灯烛往书案近处挪了挪,接着又忙着更换香薰。犹豫了片刻,终于,年轻内宦下定决心似的,端上了一个食盘,上面几个精致银盘,是今天御膳房送来的晚膳,旁边还放着一块湿手巾。
女皇净了手,抬眼扫视盘内,却没有一点食欲。年轻内宦见状,忙说:“陛下,有没有特别想吃的,奴才这就去吩咐御膳房。”
“用不着。”说着,女皇把食盘往外推了推,接着目光收回到文书上。
“可是……陛下!”年轻内宦真个儿是有些着急,“午膳陛下就没怎么吃,这日理万机的,总得吃点儿,不然,龙体可受不住!”
女皇似在想着什么,停下手中的朱笔,重新看向盘内,“冬笋、银耳粥这样清淡点儿的留下,余下的都给赤衣卫提司奚大人送过去。就说是朕让她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朕有事情等她去做呢。”
“是,是!”见女皇愿意用膳,年轻内宦眉开眼笑,叠声应是躬身退下,不久唤人拿来食盒装好,接着给凝络送去了。
“陛下,青雁求见。”
门外传来了轻柔的女声。
“进来!”
女皇依旧批阅着文书,头也没抬。
房门打开,一身劲装的高挑女子缓步走入。
“陛下,臣把清风阁的消息带回来了,沈阁主让臣给陛下带来最为志诚的问候。”
“好,拿过来吧。”女皇有些期待,这清风阁可够快的啊,只半天功夫便做出了回复。
青雁从腰后信筒里拿出一封信笺,恭恭敬敬地双手放在御案之上,又缓缓退了几步。
女皇拿起信笺看了过去,只见信封上赫然写着,景国大皇帝陛下亲启的字样,查看了下火漆,确认无误后撕开封口,从里面抽出一张小小的信纸来。
展开信纸看去,
信纸上赫然三个大字。
“秦牧玄”。
喜欢。
第467章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