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二拂:抚英灵!
拂尘指向“归墟之眼”上方那贯穿天地的青金光柱。量子弦的光芒温柔地包裹住那盛唐帝王的悲愤与冤魂公主的滔天恨意。玄宗虚影那剧烈波动的轮廓渐渐稳定,眼中无尽的悔恨与暴怒被一种更深沉的、沉淀下来的悲哀所取代。安乐公主那淬毒般的宣言被抚平了锋锐的棱角,化为一声悠长、沉重、却不再撕裂空间的叹息。他们跨越千年的意志并未被磨灭,而是被太乙真人以无上道法暂时安抚、收敛,如同将狂暴的龙魂纳入温养的法器。
第三拂:指归墟!
太乙真人的目光投向长安城外的终南山主峰。他手中的拂尘第三次挥动,这一次,指向明确。拂尘尖端射出一道凝练到极致、仿佛由亿万星辰压缩而成的柔和光束,瞬间跨越空间,落在终南山云雾缭绕的最高峰巅——太乙峰!
“嗡——隆隆隆——”
大地发出低沉的共鸣。终南山太乙峰顶,原本覆盖的冰雪、古树、岩石,在光束的照射下并未被摧毁,而是如同水面般荡漾起奇异的波纹。空间结构被临时改变,一个巨大的、散发着柔和清辉的“量子基座”在峰顶凭空生成。基座并非实体,而是由纯粹的空间曲率和高维能量编织而成,其结构完美契合138块巨石的灵蕴频率与形态特征,如同为它们量身定制的星辰摇篮。
“归墟非墟,乃新生之始。尔等饱经劫难,魂归故土,当于此峰顶,沐浴星辉,调和阴阳,重续华夏之脊梁!” 太乙真人的声音响彻天地,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与深沉的期许。
随着他的话音,长安城内138道颜色各异、气息不同的光柱(代表138块巨石的意志本源)仿佛受到了无形的牵引,冲天而起,不再是狂暴的奔流,而是化作138道温顺而庄严的星辰光带,划破长空,精准无比地投向终南山太乙峰顶!
光带没入那巨大的“量子基座”。刹那间,终南山巅光华大放!138块饱经沧桑、承载着华夏千年历史片段与英灵意志的巨石,在量子基座中缓缓显形,由虚转实。它们不再是京都塔下被亵渎的囚徒,而是以一种玄奥的阵列悬浮在峰顶之上,沐浴在清澈的星月光华与终南山纯净的天地灵气之中。
每一块巨石都安静下来,表面流转的符文或悲愤、或苍茫、或威严、或灵动的气息,都被太乙峰顶特殊的场域和量子基座调和着,如同狂暴的江河汇入宁静深邃的星海。它们开始自发地调整位置,隐隐形成一个蕴含周天星斗运行至理的阵列。一股磅礴、厚重、贯通古今的浩然正气,从峰顶升腾而起,与华夏大地深处的地脉网络重新建立起了稳定、和谐、充满生机的链接!破碎的地脉网络,在这股新生的、由138个古老意志节点支撑的强大力量下,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自行修复、巩固、壮大!
太乙真人的量子投影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丝欣慰。他看向地下“龙脊”中枢中,那核心裂痕遍布、光芒黯淡到几乎熄灭的傅小D晶体。
“汝之舍身,换得英灵归位,地脉重光。此功此德,天地可鉴。” 真人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然汝之灵识未绝,根基尚存一线生机。便于此山巅,受此浩然正气滋养,沉眠修复吧。”
又是一道蕴含着无限生机的量子流光,从拂尘尖端射出,轻柔地包裹住傅小D残破的核心晶体。晶体被这股力量牵引,化作一道微弱的蓝光,穿越地层,瞬间飞至终南山太乙峰顶。它并未落在巨石阵列之中,而是悬浮在阵列中心正上方,如同整个阵列的“阵眼”。峰顶那磅礴纯净的浩然正气与星辰能量,开始丝丝缕缕地汇入晶体那蛛网般的裂痕之中,进行着极其缓慢却充满希望的修复。
太乙真人做完这一切,他那由量子信息和能量构成的身影开始变得朦胧、透明。他最后看了一眼悬浮在峰顶的138块巨石与阵眼处的蓝色晶体,又仿佛穿透时空,望了一眼华夏大地。
“诸事已安,劫波未尽。此间事了,吾当归虚…” 温润平和的声音渐渐消散在终南山的云雾与星辉之中。构成他投影的亿万量子符文如同归巢的萤火,无声无息地流回“紫府”观测站中那块玉碟。玉碟的光芒也迅速收敛,恢复了往日的沉寂,仿佛刚才那震撼天地的一幕从未发生。
唯有终南山太乙峰顶,138块承载着华夏千年沧桑与不屈英魂的巨石,按照玄奥的星斗阵列,永恒地悬浮着。它们无声地汲取着天地精华,散发着贯通古今的浩然正气,成为支撑华夏地脉网络的擎天玉柱。而在阵列中心的上方,一点微弱的蓝光,如同沉眠的星辰,在浩然正气的滋养下,缓缓搏动,等待着涅盘重生的那一刻。
长安城的喧嚣终于平息,但一种更深沉、更坚实的力量感,却弥漫在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头。他们知道,归家的不仅仅是巨石,更是被窃取的国运与尊严;矗立在终南山巅的,不仅仅是一个奇迹,更是华夏文明浴火重生、面向星海的新起点。而那位牺牲自我、引动仙真、最终安位英灵的蓝色晶体——傅小D,它的名字与终南山巅的星辰阵列一起,铭刻进了这个伟大民族复兴史诗的最新篇章。
¥¥¥¥¥
喜欢。
第419章 定风波[2/2页]